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用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1999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我国西南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逐渐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在未来15—20年间将迎来需要以大量用地为支撑的人口、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基础设施与能源建设“高峰”;另一方面,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这就对建设用地提出了刚性需求。要破解这一难题,实行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最根本的途径,为能给德宏州乃至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在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用资料收集与统计学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等方法,结合德宏州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实际,构建了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该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动态变化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存量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统筹安排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最后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德宏州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仅2.4%,与省内较发达州市相比,比重偏低;而州府所在地潞西市,其建设用地比重只有2.62%,明显偏低;  (2)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程度分为高度集约、中度集约和低度集约3个级别,从现状看,州内大部分县(市)集约度综合评价值基本处于1.0-1.2之间,属中等集约水平,但少部分县域集约度偏低,在1以下,属低度集约水平;从动态变化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从1996年的0.7952到2005年的1.0851,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近10年德宏州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逐渐提高,建设用地利用越来越呈现出集约的特点;  (3)该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最大的区域在于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是土地集约利用观念淡薄、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农村居民点分散、占地规模大、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土地市场不健全、农民双重占地等问题导致;  (4)德宏建设用地利用上最不集约的是农村居民点用地,但也表明该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最大的部分在于农村居民点用地;  (5)在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选择更能体现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遵循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原则的“统筹兼顾型”方案,是本研究的一大亮点;  (6)应通过意识观念宣传、行政管理、经济杠杆、法治建设、技术支撑、社会手段等方面构建该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保障措施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社会环境要求初中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数学学科由易入难的过渡阶段,初中数学科目的教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给予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黄金时期”和“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风险高发期,现实中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高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危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对其进行有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保护耕地,根源在于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此,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建设占用农地实行严格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创新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所以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通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