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塑胶模具行业近年来都在以高于国家GDP增长速度的速度增长,随着汽车工业和大型家用电器的发展,对塑料模具钢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国产模具钢与进口钢相比在组织均匀性和截面硬度均匀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于制作高端产品的模具材料大多还依赖进口,大截面、高品质的塑料模具钢缺口依然很大。而3Cr2MnNiMo模具钢由于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抛光性能,是制作大型高品质塑料产品的首选钢种,具有良好的市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专项,“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项目之“系列高品质模具钢的热加工与组织调控关键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胶模具行业近年来都在以高于国家GDP增长速度的速度增长,随着汽车工业和大型家用电器的发展,对塑料模具钢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国产模具钢与进口钢相比在组织均匀性和截面硬度均匀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于制作高端产品的模具材料大多还依赖进口,大截面、高品质的塑料模具钢缺口依然很大。而3Cr2MnNiMo模具钢由于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抛光性能,是制作大型高品质塑料产品的首选钢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为依托,以3Cr2MnNiMo模具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 3Cr2MnNiMo模具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和连续冷却相变行为;通过实际锻造实验结合实验室SEM、EDS、EPMA等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高温扩散时间对凝固组织枝晶偏析的影响和锻造过程对3Cr2MnNiMo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 3Cr2MnNiMo模具钢在高温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测定了 3Cr2MnNiMo模具钢的流变应力曲线,观察了变形组织特点以及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 3Cr2MnNiMo模具钢的高温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低、变形程度较大时有利于3Cr2MnNiMo模具钢动态再结晶的发生,确定了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回归出了一种较高精度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为实际锻造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2)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 3Cr2MnNiMo模具钢变形和未变形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得出了变形以及冷却速度对3Cr2MnNiMo模具钢相变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合金元素的综合作用,3Cr2MnNiMo模具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连续冷却转变图中未出现珠光体转变区,同时对比了变形与未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曲线,发现高温奥氏体区塑性变形略微推迟了贝氏体相变的发生。(3)对锻前凝固组织进行观察,发现3Cr2MnNiMo模具钢铸态组织从边部到心部有明显的枝晶偏析现象,枝干和枝干间由于凝固顺序不同存在不均匀现象。对凝固组织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高温扩散实验,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枝晶偏析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枝晶组织的枝晶臂和枝晶间逐渐变得模糊,元素分布也逐渐均匀,其中对于本实验钢,Mn元素与Ni元素的扩散速度要明显高于Cr元素。(4)对3Cr2MnNiMo模具钢进行锻造实验,经镦粗比与拔长比均为2的一镦一拔锻造工艺后,锻后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加贝氏体基体和少量马氏体,锻后枝晶偏析现象得到消除,但是由于组织的不均匀性造成显微硬度波动较大;锻后进行调质处理,得到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此时同截面硬度波动很小,最大硬度差值仅为28HV;进行了冲击实验,纵向的冲击韧性明显优于横向,边部的冲击韧性和等向性能均优于心部;观察断口形貌发现仅边部存在少量微小的韧窝,心部和1/4处存在非金属夹杂物,这些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组织的连续性,导致了心部的冲击韧性小于边部。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铁路建设不断攻克新难题,实现飞跃性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使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当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呈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铁路货运量却呈下降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货物的运输量从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五分之一下降至不足十分之一,铁路货运周转量更是由近50%跌至不足15%。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国内相关
γ-TiAl合金具有面心四方结构,它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密度低、屈服强度高、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在高温下展现出的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做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在当代航空航天、兵器、民用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该合金在室温下的较高脆性和较差的延展性,使其变形加工难度大。为进一步满足TiAl基合金的实际应用需求,就需要深入探究合金内的组织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其中,晶界结构对金属合金的性能
薄带连铸技术是21世纪以来材料以及冶金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前沿技术,由于其将连铸和轧制过程整合为一体,省去了常规带钢生产流程中铸坯再加热、粗轧和精轧等生产工序,可以大大缩短带钢产线长度、降低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和有害气体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论文基于双辊薄带连铸结构钢,设计了 Fe-C-Si-Mn-Al和Fe-B-Cr两种不同成分体系的薄带连铸合金钢
全球油气田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含有硫化氢气体,在对含硫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腐蚀是至始至终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含硫油气田的开采必须要用抗硫管。随着深井、超深井的发展,油井管的服役环境越来越恶劣,这就要求油井管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兼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目前抗硫级别最高的P110S级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Q125S的开发势在必行。Q125S是API标准里级别最高的抗硫油井管,随着强度的提高,材料对腐蚀
大截面异种金属焊接是异种金属焊接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Q345钢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并对其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真空度为0.6Pa,压强为20~25MPa,温度为900~1000℃,焊接时间为30~40分钟的工艺条件下实现了 Q345钢与304不锈钢的大面积(直径350mm)扩散焊接。(2)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
硅钢是被广泛地应用在变压器和电机中的铁芯材料,工作时的主要能量损失是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因涡流损失的能量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高频下工作的变压器能量损耗大。研究表明,高硅钢具有比普通硅钢更优异的软磁性能,但Si含量的增加也同时使脆性急剧增大,因此难以使用传统的轧制方法生产高硅钢。利用扩散提高板材的Si含量是制备高硅钢的有效方法,目前日本已经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小规模生产高硅钢,但其主要问题
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使其成为海洋工程领域耐蚀材料的首选,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以复合板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它的使用成本,钛/钢耐蚀复合板不仅具有复材TA2的耐蚀特性,同时还兼具基材优良的力学性能。真空制坯热轧复合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界面结合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目前真空制坯热轧复合法生产钛/钢复合板核心技术只掌握在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因此,为了与国际接轨,对真空制坯热
FINEMET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软磁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FINEMET合金的典型成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熔体热处理工艺与条带性能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采用了振荡杯高温熔体粘度仪,系统的研究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高温熔体的粘度与温度、保温时间、熔体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的改变会导致熔体的微观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器件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发展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新材料,以研制能同时实现多种功能的新型器件。多铁材料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代表材料。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铁性有序,即铁电性、铁磁性或铁弹性,不同铁性能之间存在耦合作用的材料。到目前为止,从对多铁材料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只有非常少的单相材料(monophasic materials)
Al-Si合金中加入合金元素Li,可以改变硅的生长形貌,降低合金密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然而,目前关于Al-Si-Li合金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该类铝合金的探索研究对拓展铝合金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技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维氏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以及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成分的Al-Si-Li合金进行组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