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阐明事理,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文体,就目前教学实践以及高考作文来看,也是高中生写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文体。从发展心理学角度,个体逻辑思维的获得先天有之,但要形成系统性,仍旧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而目前大多数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是缺乏后天培养的,这种欠缺便称为“非逻辑性”,由这种欠缺所导致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种种问题便为“非逻辑性问题”。而非逻辑性多表现在论点立意偏颇、论据理由不充足、论证推不出以及论证篇章结构不严谨等。导致种种非逻辑性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在于高中生自身逻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从而无法在议论文写作这一高度密集的思维运转活动中无法保持正确的逻辑性。客观因素在于“逻辑性”一词的抽象性,高中生对与“逻辑性”相关的知识与运用技能存在欠缺,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逻辑学当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在论点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出现“偷换概念”以及“混乱种属概念关系”等,又如在论证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证明议论文论点的正确性时,出现的“自相矛盾”、“非黑即白”的逻辑性错误等。鉴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过程中非逻辑性问题的复杂性,且为说明问题症状存在普遍性和应对策略的针对性,本研究将通过对比分析中学语文期刊中收录的高中生议论文病文,从论点、论据以及论证三个方面概括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非逻辑性的共性。在对前人所作的关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研究文献分析中,借鉴已有成果,参照期刊中收录的名师病文升格,从可能导致一系列非逻辑性问题出现的主、客观原因两个角度考虑,将学生心理因素、相关逻辑知识以及逻辑运用技能,融入非逻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之中,如针对论点的非逻辑性,从概念的逻辑性出发;针对论据的非逻辑性,从“理由充足律”的角度考量;针对论证过程中的非逻辑性,着意于推理与构思的思维训练——探寻理论与实践操作的问题解决策略——以期对写作逻辑思维理论进行充实,对实践教学中的师生给予指导帮助。本研究共分为4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因为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弱点,所以才有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非逻辑性相关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此研究最终目的,是企图在议论文写作上为高中生以及教师提供学与教的益处。第二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目标要求。从议论文写作目标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高中生议论文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三个方面,分析逻辑性在高中生议论文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非逻辑性症状分析。通过列表格,比较分析中学语文期刊中收录的学生真实病文,选取较为突出的三个写作问题表现作有关非逻辑性的具体探究。第四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非逻辑性问题的应对策略。根据第三部分列表格中升格文的分析,并结合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以及逻辑学理论,尝试寻求非逻辑性问题的对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