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年度新词语探究(2014-2015)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伴随社会日新月异的改变,语言也在不断调节自身。语言系统中,当属词汇的活跃度最高,其感知社会的能力也最强烈。近年来,大批量产出的年度新词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体系,并真实、客观地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论文结合社会语言学视角,以国家语言监测中心公开发布的2014和2015年度新词语为语料展开分析。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法,辅助以图表说明了2014、2015年度新词语的语言学特征和社会语言学特征,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年的年度新词语具有多音节化的趋势、构词材料多样化的趋势以及词义形象色彩化的趋势。通过静态概貌描写得知年度新词语涉及的领域遍布生活、经济、政治、科技等方方面面,并且紧扣社会热点话题。从动态视角去观测可以得知年度新词语的更新速率很快,生命周期较为短暂。通过探究发现,社会的发展、重大事件的催生、传播媒体的媒介作用,以及语言的频繁接触是年度新词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而从社会语言学意义的角度去探析,一方面年度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记录仪,另一方面它是社会心理的反射镜。目前对年度新词语的研究还存在局限,尤其是14年之后的语料分析还存有空白,因此本文的分析和整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其他文献
西域处于欧洲文明、西亚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辐射的焦点,是我国汉文史籍对古代西北边疆地区的专门称谓。该地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地理上与中原地区山水相连,自古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迅速步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这是一种具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知识获取与保持等优点的新型教学手段。但同时也具有限制学生想象、分散学生注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