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育公平是社会长期和高度关注的焦点。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实现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没有教育机会均等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很不平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面临诸多困难。而且,不能享有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学生群体,也同样存在于教师群体。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A区教育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长期和高度关注的焦点。实现教育公平,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实现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没有教育机会均等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很不平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面临诸多困难。而且,不能享有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学生群体,也同样存在于教师群体。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A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以上海市A区为例,重点讨论在中小学领域发展公共在线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公共在线教育促进中小学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内涵与价值。主要探讨若干基本问题——在线教育及公共在线教育的概念、类型和发展历程,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价值及其在中小学阶段的现状,公共在线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促进关系。第二章A区公共在线教育促进中小学教育机会均等的初步探索。介绍了A区中小学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了A区通过公共在线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初步探索和面临的问题。总体来说,A区公共在线教育平台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缺乏学习者视角的思考及功能设计,二是缺乏有效的制作及应用培训,三是缺乏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配合及在线教育平台体系的整合。第三章公共在线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经验借鉴。主要介绍了“可汗学院”和“泰微课”的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它们在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及应用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归纳出我们应当借鉴的主要经验。第四章公共在线教育促进A区中小学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对策。本章是全文的重点。在考察A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可汗学院和泰微课的成功经验,对完善A区公共在线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建议。本章认为发展面向中小学阶段的公共在线教育,必须进一步确立政府主导观念、努力完善在线平台体系建设、更加关注在线平台的应用成效。
其他文献
电影美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学科非常的广泛,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交叉性和共识性,在创作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思想与理论,同时拥有开放的观念与思辨的意识。电影美术设计的研究需要展开对电影实践的理论研究,即解决电影创作实践问题的系统理论。当代电影美术研究应着眼于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联系,这是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联系的关键问题,需要尽可能解决创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构筑电影美术设计系统理论致力于获得艺术理论
吉祥母题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当代视觉文化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但相对于成人世界,幼儿活动的主要公共空间——幼儿园中则较少涉及这类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便民、利民的普惠性幼儿园。本文试图以更符合儿童审美倾向的视觉语言和更具现代性的艺术形式对传统吉祥母题“蝠纹”进行再设计,并将其应用在虚拟幼儿园“普惠幼儿园”的VI设计中。之所以选择“蝠纹”是因为蝙蝠这个在中国传统
如今,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拥有强大且令人印象深刻软实力的国家,英国已成功通过多种渠道将本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引入并传播到了世界其它国家,而英国电影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领域之一。英国电影不仅坐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也经常入围诸如奥斯卡和戛纳等大型电影节,并且曾将多个奖项收入囊中。即便对这个国家本身并不是特别熟悉,其它国家的观众也很有可能能说出众多大名鼎鼎的英国电影角色,
作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郁达夫早期崇尚艺术的独立价值,强调“为艺术而艺术”,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倾向。但实际上,郁达夫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在他的思想形成早期,已经逐渐显露出对于底层民众的关注。但这一时期,郁达夫对于民众的关注,更多的是出于对民众的同情,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而没有对民众这一群体有更多具体、明晰的认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郁达夫看到了民众的力
高考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对知识改变命运、对享有社会公平公正权利保障的一种集体认同和制度设计,寄予了国人极大的期盼和关注。媒介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始终是媒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高考制度究竟因应了城乡居民的何种需要?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它又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理解高考制度的作用,必须意识到它对于国人命运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现代意义的媒介产生之前,记忆享有很高的地位,其
资本缓冲指标作为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手段之一,其持有或计提的逆周期特性是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探究同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货币政策出台是否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计提比例的波动趋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逆周期性,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在论文样本的选择上选入我国17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基于其20
十八大以来的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标志着过去40多年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目标导向实现了根本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同时,在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特别是对作为和群众联系最广泛、最直接、最密
本文以清至民国时期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高乐山镇官坝村的移民及其后裔为研究对象,关注这些移民在迁入地落地生根的社会重建过程,探寻移民社会的变迁规律。文章基于文献材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运用民族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微观的村落调查相结合,考证了清至民国时期官坝移民的来源、移民的迁徙过程,探索了“合家坪”的建构与分裂、移民的家族化和移民家族的维系等问题,揭示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大潮在中国兴起,同时诞生了一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在其中,一批写作者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形成了“非虚构”领域颇为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书写现象。袁凌的社会问题书写以寻访深入、主题宽广深刻而著称,可被视为代表。近些年来,“非虚构”领域的社会问题书写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质。本文主要从创意写作的角度出发,以袁凌的创作实践为中心,并结合不同的作者作品,对“非虚构”领域社会问题书写的文本特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家庭工作增益理论探究员工家庭权力对工作表现(工作活力和前瞻行为)的积极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经验取样法,对114名已婚的在职员工进行连续10个工作天的日记体研究,多层次模型结果表明:(1)员工家庭权力与家庭-工作人际资本开发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家庭-工作人际资本开发在员工家庭权力与工作表现(工作活力和前瞻行为)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员工家庭权力感越强,家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