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区内地层发育较完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山地多过平原,因此人们对土地的开发更加剧烈,而且福建降雨量大且伴有台风,山地坡度较大,山坡残积土较厚,因此导致该地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较易发。本文依托福建省地质灾害调查,开展福建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研究取得的成果对于研究东南沿海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有一定的促进。并且对于该省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论文在对福建省地质灾害详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MAPGIS对福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福建省地质灾害数据库。 2)在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重点选取降雨量、地层岩性、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利用MAPGIS对影响因子进行空间分析,将各种影响因子分别和三种灾害类型进行空间相交,掌握灾害在福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3)利用熵值法直观的分析9种影响因子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各类灾害在对应影响因子区划范围内的分布,计算各类影响因子熵值,进而确定各类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分析可知对于不同的灾害类型,其主要影响影响因子也有所差别。对于崩塌灾害其重要影响因子为水力侵蚀度,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水文条件。 4)将计算所得的权重值赋值到区域单元网格数据层,对比分析各类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得到福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运用所收集的数据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进行验证,验证易发性分区的正确性。得出灾害大部分发生在高易发和中易发地区,少量发生在低易发区,沿海不易发区只有零星分布。证明了运用熵值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