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测量青光眼患者晶状体厚度(LT)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青光眼或因浅前房、窄房角怀疑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分别应用UBM(OTI,HF35-50)与A超(Cine Scan)测量晶状体厚度,UBM所测数据校正后与A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UBM测量原始值、校正值与A超结果的差异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M校正值与A超结果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青光眼或青光眼可疑患者43例(75眼),年龄在29~90岁。UBM测量LT为(4.530±0.525) mm,A超测量LT为(4.789±0.547) mm,把UBM测量值经过校正公式计算后为(4.796±0.556) mm。未进行校正之前,UBM与A超的LT测量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9.674,P<0.001)。UBM校正之后的LT与A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P=0.794>0.05),表明UBM对青光眼患者晶状体厚度测量相对准确。UBM测量的变异系数(CV)为0.56%,A超测量的CV为1.02%,说明UBM对同一患者多次测量结果的变异性较小。 结论: UBM可以对青光眼患者晶状体厚度进行精确测量,所测得数据根据公式校正之后与A超检查一致性较好,而且重复性较好。临床上在给青光眼患者行UBM检查观察前房、房角时,同时测量晶状体厚度,可避免再行A超检查,不仅可以减少对角膜的侵扰,而且可以节约检查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