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多数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之下,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方面都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严重的不适应。从人事制度来说,医院要将其人事管理从适应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上来,就要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上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医院环境,建立一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职工队伍。所以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应将如何科学的定岗定编,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课题得到了北京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创新基金的资助,旨在对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科学定岗定编、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供合理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所谓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成本是指医院为进行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所花费的代价,包括改革方案的设计成本、实施方案的聘岗成本、各岗位人员上岗的工资或报酬的增加额、未聘人员的安置成本等。所谓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效益是指医院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绩效指标评价。理论上人事制度改革所花费的成本应该与人事制度改革的效益正相关,也就是说两者应该同时上升,才能说明人事制度改革是成功的。文章在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确定与人事制度改革相关的绩效指标,然后设计实证分析的假设与相应模型,将问卷调查数据和改革成本核算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检验。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对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成果进行评价。本文在论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医院效益评价的原理、方法、关键环节和应用,医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情况。其次在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时,辅以逻辑演绎、归纳、比较、实证分析等方法。其中实证分析首先采用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样本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效益指标进行筛选,用以验证根据平衡记分卡设计的效益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最后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实现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成本效益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