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碳基复合纳米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wm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能耗产业如电动交通工具等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锂二次电池性能已不敷使用,亟需发展能量密度数倍于现有材料、综合性能更优的高性能电极材料。高性能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构筑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储锂活性材料组成结构、功能性质等的调控来增强其结构热力学稳定性及反应动力学。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面向高容量锂二次电池纳米复合电极材料设计、构筑及应用研究展开,通过对纳米复合电极材料表面性质、结构形貌、孔隙结构等的精细调控以实现高容量、长寿命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创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单氰胺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原位聚合反应,建立了具有高氮含量的氰胺聚合物功能化石墨烯制备新策略。在不损伤石墨烯导电性及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提高其表/界面反应活性,成功在其表面耦合超细Fe304纳米颗粒,构筑了Fe304纳米颗粒/富氮碳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结构。该纳米复合结构降低了锂离子及电子的传输路径,提高了电极的整体结构和界面稳定性,展现出优异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及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在2-5 A g-1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为540-690 mAhg-1容量保持率80%以上;10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443 mAhg-1,仍高于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 g-1)。基于葡萄糖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原位聚合反应,成功构筑了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水热碳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结构。基于石墨烯表面水热碳对Fe3+的吸附效应与纳米限域效应,成功制备了微孔碳功能化石墨烯包覆Fe3O4量子点的二维复合结构。由于Fe3O4量子点超短的离子扩散长度与高反应活性以及外层微孔碳的保护作用,二维复合结构的储锂性能明显优于上章构筑的Fe3O4纳米颗粒/富氮碳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结构,在10Ag-1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可保持420 mA h g-1以上,容量保持率高达91.3%。以具有纳米二级结构的柔性自支撑活性碳布(ACF)为基底材料,通过温和可控的水热反应在其表面均匀沉积TiO2(B)纳米薄片作为活性组分,成功构筑了具有优异倍率性能及超长循环寿命的TiO2(B)/ACF柔性整体式电极。此类整体式电极可直接应用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无需使用粘结剂、导电剂等其他助剂,亦无需使用较重的金属集流体,在20 C的超大倍率下循环2000次后,电极的比容量仍高达130 mAh g-1,且多次折叠后电极性能基本不受影响。以聚苯乙烯微球为结构模板,结合碳纳米管的物理三维组装策略,成功构筑了具有大孔-中孔多级孔结构的自支撑碳纳米管薄膜电极并应用为锂空气电池正极。以金属锂为对负极构筑的锂空气电池在50 m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4683 mA h g-1;以空气电极及放电产物Li2O2质量为基准计算的能量密度高达1870-2570 Wh kg-1,远超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LiCo02的性能。
其他文献
沧州师范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调研组通过对各个二级学院和沧州市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以及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发现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彼此牵制又互相联系。文章主要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克相生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阻碍,经济发展和环境
人际冲突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常见且不可避免的互动行为,因其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际取向人格特质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诠释人格,一定程度上对人
硅酸盐是固体地球的主要组成成分,大自然中的硅酸盐主要以岛状、链状、网状和层状的形式存在,其中层状硅酸盐以其独有的层状孔道结构而吸引了广泛的研究。硅酸盐材料由于其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作用;常用于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本院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