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迟网络中路由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端到端网络体系结构,容迟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具有间歇连接、频繁割裂、时延大等特点,传统的Internet路由协议难以有效应用在容迟网络中,容迟网络路由面临新的挑战。现有一些路由算法通过向网络中发送多个副本来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概率,但网络开销很大。另一些路由算法通过获得网络知识来提高转发策略的投递成功率,但网络拓扑频繁变化,网络的全部先验知识无法准确的获得。因此,本文提出采用灰色-马尔科夫链位置预测模型预测节点位置,并利用这些预测位置完成DTN的路由决策。本文根据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机制,将灰色-马尔科夫链位置预测模型与SWR(Spray and Wait Routing)路由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容迟网络的路由算法(SWR-GM)。该算法根据节点经过路径的历史信息,利用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预测目的节点的位置,采用混合的转发方式进行路由选择,使数据包的扩散具有更好的方向性,提高了数据包的成功投递概率。针对多数路由算法未考虑节点移动模式和节点活动性能的情况,本文第四章提出了增强型SWR-GM路由算法。该算法提出节点活跃系数的概念,并利用节点活跃系数来量化节点活动性能的强弱,以预测位置为基准,基于节点活跃系数的喷射转发,减少了网络中的包副本数,降低了网络开销。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网络条件下,本文所提出的两种路由算法均表现出更好的网络性能。
其他文献
未来移动通信追求的目标是高系统容量和高稳定性。高容量可以通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增加带宽两种方式来实现,然而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匮乏,要想实现高容量就必须提高频谱利用率。
本文主要研究了认知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快速切换协议及其在资源移动性场景下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网络技术及异构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的相关理论,并指出在认知的异构网
在纳米操作领域中,原子力显微镜(AFM)因其高分辨率成像能力以及样本的多样性而被认为是目前最具价值的纳米级操作工具。作为纳米操作领域重要分支之一,遥操作技术为远程纳米
烟雾在战场环境中作为一种无源的干扰手段,使得一般光电设备很难发现和识别目标,因此偏振探测作为一种目标探测识别的有效方法,在情报侦察、战场监视和目标识别等军事应用领域已
超宽带穿墙雷达因反恐、灾后救援等方面的迫切需要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穿墙探测定位成像能够实现外部非入侵探测,满足人们对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内目标位置确定的需要。它
课题来源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与北京播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基于Ophone OS智能手机平台的MTBF自动化测试项目,通过测试提升OMS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为Ophone占据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用户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中、低动态平台下载体的导航与定位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而随着对于GPS系统应用领域的研究深
无线通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要求的不断升高,如何提高系统性能成为通信研究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无线协作通信因其可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更高的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字图像分析已经成为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模糊文字图像恢复更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研究方向。由于实际应用中,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