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各国在政府再造运动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与战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政府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规范、优化,即流程再造。本文结合公共治理理论和流程再造(BPR)理论,对海关流程进行研究,以“环境—职能—制度—人”为分析框架,从现实、理念和价值3个角度进行论述。分析事物的最基本层面即事实,同时对这些事物或者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进行探讨,并从价值上进行判断,是什么样的价值来影响我们对事物逻辑的认识,从而造成现在的事实。论文分析研究了国际海关流程再造的经验,分析了流程再造理论对海关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出了海关开展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借鉴了国外海关业务流程再造的经验做法,归纳梳理了对我国海关流程再造的启示,并研究提出其发展趋势。论文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内海关业务流程的现状,在肯定其成效的同时,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在海关通关流程中,海关与企业、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垂直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国际制度环境,口岸管理体制,海关内部作业流程,海关现行法律制度框架,电子口岸建设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海关业务流程存在问题。论文以公共治理等理论提出海关流程再造应借鉴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只要符合这个价值取向的,任何传统制度和机制都没有不可改变的理由。研究提出了我国海关流程再造的价值取向和战略目标,对流程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提出上海海关流程再造的建议,指出海关流程再造的关键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是法律法规的调整,核心是风险管理的成功运行,建议从持续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提供合理的组织架构;健全法律层级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平台;积极构建风险管理大系统,全面推进海关风险式管理;加快业务整合创新,提供丰富的内涵外延;完善海关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优化的技术手段等7个方面开展海关通关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