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两位非常杰出的文学家。他们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不为流俗所左右的创作个性,使得他们成为为数很少的能够坚守住自己文学理想的现代文学家。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史却跟他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以至于他们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八十年代以后的“沈从文热”和“萧红热”的出现弥补了一些过去错误的观点和说法。通过对沈从文和萧红两位作家文学创作道路的比较,不难发现两人惊异的同一性,他们起初都是带着“野性”闯入文坛的“黑马”。与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留学回来的第一代现代作家不同,他们身上似乎“学养不足”——都没有受过太多正规的学校教育。但正是这种际遇,使得他们的文风具有独立的中国旗帜,而较少受到外国作家的影响。他们的小说语言带有地方口语色彩,所以他们的作品颇有纯净质朴的气派,读起来可以感受他们小说中“地域性”的浓烈。他们反抗世俗和主流为的是从文学中找到自己的生命回归,而不是别的太多的功利性的企图。一南一北;一个男性,一个女性,性格、成长环境等因素是如此的不同,但并不防碍他们的作品具有相似的审美特征。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他们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一、沈从文和萧红相似的人生道路;二、女性人生和悲剧的关注与审视;三、对底层人物的同情、悲悯与批判;四、“故乡”的描绘与“故乡”情结;五、推陈出新的独特文体。试图通过本文的论述为人们提供另一种解读两位文学大家的角度。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文学家用他们同样干净的语言,描绘了各自的灵魂的家。一个人写一辈子小说的目的就是要不停的回归,直到找到自己乃至全人类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