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司融资决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广大学者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综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文章都视各种负债是同质的。但实际上,代理成本、税收、破产成本等因素的存在破坏了MM定理的一系列假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不同选择不再是无差别的,存在着最优的债务期限结构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负债融资成本,确保管理者的经营激励,企业必须对其负债期限结构做出科学的选择。众所周知,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在资本结构中,总债务水平偏低;而在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上,短期负债比重偏高,长期负债比重偏低。上市公司存在着许多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如股权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等,使得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因素更加复杂。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现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以上海、深圳股票市场36家样本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及截面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混合回归、截面回归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三种方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的股权治理结构的各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债务构成中,短期债务平均占85%(基于面板数据),是公司债务的主要构成部分;(2)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结构没有显著关系;(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股东人数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债务期限结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要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必须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国有股、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