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格局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变化,这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法治作为治理方式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社会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如何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转型,实现乡村社会良法善治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工作亟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逻辑思路,以“优化结构——发挥功能——达到目标”的系统分析为明线,贯穿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整体研究中。利用系统分析法剖析了乡村治理中法治的功能及结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困境和相应对策。同时,本文以对“国家—政党—社会”关系分析为暗线,贯穿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对策研究中。明线与暗线相呼应,提出优化乡村法治结构,促进发挥政党领导、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作用,推动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与意义,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评价。第二章:主要阐释了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了乡村治理、法治及法治化、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具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乡村治理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社会”关系理论。第三章:从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和目标分析三个维度,对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在属性进行深刻剖析,为文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针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对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的法治资源困境、法治实施困境、法治精神匮乏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准问题突破困境。第五章:从充实乡村治理的法治资源、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健全乡村治理的法律运行机制、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培育法治精神几个方面探寻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具体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