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以来,各地区多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继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数量上已有大幅增加,但评价标准外的其它绿色建筑标准却为数寥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因一般是单个补充,缺乏系统设计而无法很好地归入以专业学科划分的标准体系之中。现有的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因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造成标准的使用者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困惑。本文首先对标准及标准体系定义进行界定,进而对陕西为代表的寒冷地区的绿色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案例进行了实例研究,统计表明寒冷地区标识数量占当年新报数量相当大比例。标识分布中,设计标识远高于运行标识的数量;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比例接近,工业建筑数量还十分稀少;从标识数量上看,标识数量与地区经济水平具有相关性。在对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了整理后,从建筑标准体制、标准内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做了对比研究,各国通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标准调整适用适宜地区。继而本文运用一般系统理论模型方法对标准体系复杂性进行数学分析,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复杂性表现在绿色建筑多参与主体和系统具有的非线性、记忆性等属性;多主体的不同功能和需求是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的动力来源,气候类型、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是标准体系功能团。最终本文对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思路进行初步研究,提出由气候类型、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为轴线的由法律、标准、技术准则构成的金字塔型标准体系模型。本文提出的系统模型希望为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提供指导,使寒冷地区标准制修订工作更具全局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并最终提供一个易于在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工具。
其他文献
张贤亮小说中受难的主人公的精神历程与其自身的心理人格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建构文本世界的过程中。张贤亮与笔下的受难者们共同表现了离母寻父的深层意识,从而在其创作中
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俄罗斯的大学教育的走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教育由重“人文学科”回归“自然学科”;大学的招生制度由独立招生向统一高考过渡;大学教育由专业教育向
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认为价格水平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决定,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货币的发行量来对价格水平进行影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的产生
"两金"高企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两金"压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企业运营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聚焦"两金"占用规模较大的基建总承包与房地产业务,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影响了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对4G通信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研究出4G通信技术中的网络安全问
文章阐述了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淮南市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管理现状,分析了安徽公路行业干线公路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对做好干线公路绿化管理提出了一些建
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对外汉语教材的大量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外汉语教与学的需求。但是
"一带一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央顶层设计和天津发展规划的关键词,二者交汇为天津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国际地缘结构、国家经济区位、陆海空港枢纽以及历史人文底蕴
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文化的方式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图书营销也不能离开这些宣传手段。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状况,对新媒体时代畅销图书营销模式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