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以来,各地区多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继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数量上已有大幅增加,但评价标准外的其它绿色建筑标准却为数寥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因一般是单个补充,缺乏系统设计而无法很好地归入以专业学科划分的标准体系之中。现有的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因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造成标准的使用者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困惑。本文首先对标准及标准体系定义进行界定,进而对陕西为代表的寒冷地区的绿色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案例进行了实例研究,统计表明寒冷地区标识数量占当年新报数量相当大比例。标识分布中,设计标识远高于运行标识的数量;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比例接近,工业建筑数量还十分稀少;从标识数量上看,标识数量与地区经济水平具有相关性。在对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的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了整理后,从建筑标准体制、标准内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做了对比研究,各国通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标准调整适用适宜地区。继而本文运用一般系统理论模型方法对标准体系复杂性进行数学分析,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复杂性表现在绿色建筑多参与主体和系统具有的非线性、记忆性等属性;多主体的不同功能和需求是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的动力来源,气候类型、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是标准体系功能团。最终本文对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构建思路进行初步研究,提出由气候类型、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为轴线的由法律、标准、技术准则构成的金字塔型标准体系模型。本文提出的系统模型希望为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的编制提供指导,使寒冷地区标准制修订工作更具全局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并最终提供一个易于在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