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臂浇筑的箱梁受养护空间限制,箱梁外表面养护困难,加之脱模后受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箱梁腹板和底板产生大量早期裂缝。另外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混凝土自收缩性大,开裂敏感性增加,传统的箱梁养护方法难以保证混凝土箱梁质量。因此,为保证混凝土适当的温度、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早期开裂,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早期养护工艺。本论文以跨径(80+140+80)m的连续刚构桥—绒坝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FEA针对绒坝大桥做具体结构温度场的计算,以寻求一种适合该桥悬臂施工节段的混凝土养护工艺。本文的研究工作有:(1)总结了混凝土温度场和桥梁早期养护方法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温度场的基本理论。(2)借助Midas/FEA模拟了1#节段的实际施工过程,研究了水化热温度与日照温度的耦合影响。同时分析了养护工艺主要参数(模板材料、模板厚度、模板导热系数、环境温度、入模温度以及风速)变化对温度场的影响,提出合理养护控制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截面尺寸较大位置,混凝土温度较高,内外温差较大。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因根据模板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对于模板的选择,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一般截面厚度较大时,如腹板和底板,宜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木模板和塑料模板;当截面厚度较薄时,如顶板,宜选择散热性能较好的钢模板。当模板厚度取20mm时,导热系数建议选择1~2kJ/m2?h?℃范围内。入模温度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风速较大时,宜做好抗风措施。(3)提出了电热炉加热养护法。利用Midas/FEA建立冬季合龙段在电热炉养护下的计算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温度监测,验证有限元建模的准确性和电热炉养护的效果性,最后对电热炉养护工艺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在10%内,能较好吻合,箱梁内外温差峰值为9.2℃,养护效果达到规范要求。通过降低箱梁养护内外温差,能进一步优化箱梁养护效果。(4)从经济性和养护效果层面上,对目前夏、冬两季的养护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针对夏季和冬季提出适宜的养护方法,同时利用Midas/FEA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推荐使用乙复合养护法:“模贴法+自动喷水雾法”。对于冬季:中、大型的蒸汽养护暖棚,耗蒸汽量大,采用大功率电锅炉时,推荐使用燃气锅炉的水蒸汽养护法;对于箱梁节段混凝土方量小,暖棚空间小,蒸汽耗量少,推荐使用电热炉养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