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法公约草案》下承运人责任形式问题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和物流经济的勃兴,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自诞生以来,一直呼唤着法律上的国际统一。然而,由于各种运输方式受制于装备水平、风险程度乃至地缘政治等因素,所适用的国际规则和国内立法在制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承运人责任方面的法律冲突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联合国、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在此方面已积极探索,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形成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极大地制约了国际多式联运业的发展。本文从海商法和多式联运法律的基本理论出发,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探寻《运输法公约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下承运人责任形式的立法沿革和精神內核,同时借鉴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观点,立足最新立法成果,详加研讨和批判。由于草案已明确将承运人的责任区间从海运领域的“港到港”延伸至“门到门”,并规定了海运前后的承运人责任问题,以及未定域货物责任问题,实际上,草案中的运输合同已经成为包含国际海运在内的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因而草案下的承运人业已演变成为多式联运经营人,通过比较现有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的诸多渊源,本文将草案下承运人责任形式认定为最小的网状责任制,并据此提出了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的三层次理论。此外,为进一步加深对承运人责任形式内涵的阐释,本文还着力研究了几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草案包含的运输类型、草案与其他国际单式运输公约和国内法的关系以及海运履约方制度之设计对承运人责任形式的影响。并对草案制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个人见解。最后,本文还提出我国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的初步法律框架。希望能对国际以及我国货物多式联运法律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虽然我国饲料行业相比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也要求饲料企业在营销管理策略上作出改变,所以在
期刊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下公民所应具有的一种普遍性和广泛性的行为,也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征之一,它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构建和谐文明的政治秩序都具
环境犯罪是最严重的危害环境的行为,利用刑法手段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的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沿用传统犯罪的刑罚体系,未能取得良
据对全国 500 个县集贸市场定点监测, 2020年8月份,畜产品和饲料产品价格以上涨为主.按集贸市场监测口径,本月猪粮比价为15.29:1,比上月下降0.40个点.rn一、生猪产品价格上涨
期刊
反射性精神损害赔偿,指:第二顺位受害人并没有承受来自于侵权行为人的直接打击,而是遭到了侵权行为人侵犯的第一顺位受害人的损害结果的反射,而造成的第二顺位受害人客观、真
海运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Letter of Indemnity)是一种出现在航运实务中的单证。它的出现和适用一直是人们理论上和实践上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海运保函的出现给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