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我国弱视发病率为2%至4%,截至2016年我国至少有弱视儿童八百万。弱视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如不及时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低下甚至失明。本研究以在康复机构实习为契机,分析弱视儿童康复依从性现状,了解弱视儿童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针对弱视儿童康复问题制定服务计划,开展个案社会工作服务,以探究社会工作在弱视儿童康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得出实务经验拓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领域。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探究弱视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依从性的关键因素,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通过对弱视儿童的康复依从性状况进行预估,选定两位弱视儿童作为服务对象,分别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与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开展个案服务,旨在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改善弱视儿童周边环境,转变弱视儿童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而提升弱视儿童的康复依从性,保证弱视儿童康复训练的疗效,促进弱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弱视儿童康复依从性的问题单纯靠医务人员很难解决。专业社会工作在解决弱视儿童康复依从性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解决弱视儿童康复依从问题仅依靠学术研究还是远远不够,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弱视儿童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协同为弱视儿童康复创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