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往麻醉医师多凭借手术患者生理监测指标的变化和自己的临床经验采用分次静脉注射和持续滴注给药的方法进行静脉麻醉。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分次静脉给药会使血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麻醉医师多凭借手术患者生理监测指标的变化和自己的临床经验采用分次静脉注射和持续滴注给药的方法进行静脉麻醉。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分次静脉给药会使血药浓度产生较大的波动,首先静脉注射药物后血药浓度会迅速升高,高峰浓度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然后由于药物从血浆通过分解、转化和排泄作用消除迅速,血药浓度将很快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药物,当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时又达不到应有的药理作用。恒速静脉滴注方式,需要4 个以上半衰期方达到稳态,由于不同药物半衰期长短不一,血药浓度难以控制。因此改进静脉麻醉的给药方法势在必行。利用闭环反馈的控制方法对麻醉过程进行控制,对于降低麻醉和手术过程的风险,减轻病人痛苦,节省麻醉用药,减少麻醉师工作量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PID的闭环控制算法在麻醉靶控输注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麻醉学的概况、分类、麻醉方法的分类以及现有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与评价指标,并将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作为此次研究将采用的反馈指标;
接着对靶控输注的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系统实现所需要的软硬件进行了研究,并重点研究得出了麻醉过程中的药代动力学房室模型,给出了静注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模型参数和传递函数,然后介绍了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利用Ziegler——Nichols方法对pid控制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整定,并利用根轨迹方法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和分析基于Smith 预估控制的临床麻醉过程控制方案,得出结论:
基于Smith 预估控制的临床麻醉过程控制方案较好的实现了临床麻醉的闭环控制要求,在未来的临床麻醉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过程数据被采集并存储下来,但是这些包含过程运行状态信息的数据并没有被有效地利用,以致出现了所谓的“数据丰富,信息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快速、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钢铁工业,其能耗量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抓好能源管理工作,
超声血流成像系统可以实时、无损伤地检测动态的血流信息,已经成为诊断血管内疾病的主要工具,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超声血流成像系统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超
为解决目前网络资源紧张的问题,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研究无线个域网(WPAN)的热潮。WPAN是一种Ad hoc网络,主要在便携式移动计算机和家用电器设备间进行短距离(10m以内)通信。I
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心脏病移动监测可对心脏病患者进行远程实时病情监测,是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进行心脏病远程移动监测仪的研究在临床上具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外科手术安全性和低创伤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想的手术效果是能在尽可能小的创口和出血量的情况下实现手术目的,这就对有源医疗电子设备的功率控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其复杂性及技术难度而言,生物医学系统是世界上最难建模与控制的系统,所有生物系统无一例外都是非线性系统,其参数的时变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是不能准确测量的,其数学模型多数无法定量描述。针对普外科手术需
小波变换是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它对数学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影响。最新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就是以离散小波变换(DWT)为核心变换算法的。本文开始先详细分析了小
交流电机控制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分立元件的模拟电路到以专用微处理芯片(DSP/MCU)为核心的电路系统,并从数模混合电路过渡到纯数字控制的历程。但是,通用微处理芯片是为一般目的而
IEEE802.15.4是一种针对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的无线通信标准,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工业控制等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视觉注意机制是人类视觉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能使我们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区域或者物体,从而高效且准确地感知外界环境。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