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索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TST)吻合口位置高低的临床疗效异同,为临床手术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总结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进行TST术的混合痔患者,按照吻合口距离齿线的位置分为高位吻合组[A组(齿线上3cm以上)]40例、中等位置吻合组[B组(齿线上2-3cm)]40例、低位吻合组[C组(齿线上2cm以内)]40例,通过观察三组患者吻合口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缘切口数量、肛门坠胀感、急便感、肛门疼痛、术后出血、排尿障碍等情况来比较三种吻合口位置高度的临床疗效,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以α=0.05为水准进行双侧检验。结果:三组患者吻合口出血、术后肛缘切口数量、肛门坠胀感、急便感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排尿障碍、疗效评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吻合(A组):吻合口远离齿线区域,对分布于齿线上区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少,吻合口出血、急便感、肛门坠胀感等并发症较轻。但是吻合口位置过高,对肛垫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残留的痔核需要配合外剥内扎术,术后肛缘切口多、肛门疼痛较明显。中等位置吻合(B组):吻合口距离齿线适中,对齿线上区及肛垫组织的损伤不明显,吻合口出血、急便感、肛门坠胀等并发症较轻。而且吻合口位置适中,对肛垫有明显提升效果,需要进行外剥内扎的痔核较少,术后肛缘切口少,因而导致的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较轻。低位吻合(C组):吻合口位于齿线上区附近,会损伤分布于此的神经和血管。术后吻合钉存在时间较长,对周围的感觉神经刺激明显,吻合口出血、急便感、肛门坠胀感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是低位吻合对肛垫的提升效果最好,吻合后基本无痔核残留,无需进行外剥内扎处理,术后肛缘切口少,因此导致的肛门疼痛最轻。综合来说,中等位置吻合组(B组),对肛垫提升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轻,进行TST术时将吻合口位置设定在齿线上2-3cm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