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性能研究与优化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沙的选择是泥沙实体模型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模型的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形相似性及模型试验成果的可靠性。目前,常用的模型沙容重固定,不能人为调整,模型设计时往往为了满足模型某一特性需要而使部分相似条件偏离。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的设计和初步研制,突破了过去模型沙密度固定的限制,通过改变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的质量比率,使颗粒的密度在一个范围内可以任意连续调整,并通过着色和多项工艺处理,使得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在各项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各种传统的模型沙,并且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项目的首次应用中取得成功。但是,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其中,最主要是模型沙细颗粒的凝聚,以及由此导致的床层的板结问题。因此,了解床层的板结机理,减小颗粒间的凝聚力,改善床层的板结是亲水性树脂基复合模型沙性能优化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分析颗粒表面的基本物理化学性状入手,通过吸附改性等手段比较不同条件下颗粒悬浊体的凝聚和沉降堆积体的板结,研究颗粒凝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找降低颗粒间凝聚力和床层板结的方法。研究发现,模型沙颗粒床层的板结实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其中主要因素为:其一,模型沙颗粒的亲水性,颗粒虽然经过亲水改性,但是与常用无机质模型沙相比,其亲水程度并不高,在大量试验中观察到,疏水作用力还继续影响着悬浮颗粒的凝聚和床层的板结。其二,模型沙堆积体表层颗粒堆积的致密化,模型沙颗粒由于疏水力,范德华力,双电层力的联合作用所表现出的凝聚力较强,细颗粒在空隙中的迁移导致颗粒床层的密实过程中表面层孔隙率下降明显,颗粒之间的距离变小,板结加重,造成起动流速增幅过大。研究表明,通过改善模型沙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使用针对疏水颗粒的润湿分散剂使颗粒表面吸附高分子活性剂,依靠活性剂分子长碳链的空间位阻作用及其极性基团的亲水性,可以有效地减缓床层的板结速度。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了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如何在这次全球性
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瞩目的问题之一。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气候变暖,这些问题正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
网络语言是社会方言的一种,具有社会方言的普遍特征。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扩展到现实生活中,并对现实生活乃至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利弊两方面的影响。2004年的网络语言处于初级
生物地球化学作为全球热点学科之一,为找矿工作者探索地壳发生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三稀矿产"生物找矿方法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找矿实践工作中,将对资
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深度融合,为开展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方法。
<正>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学生的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
在中国,乳腺癌已位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严重威胁着中国女性的健康。在临床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由于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本研究采用9种中医体质标准分类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以习练八段锦为手段对气虚型体质大学生进行干预、调治,旨在客观准确的掌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针对个体体质进行
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在线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和驾驶员状态。在行驶碰撞预警和车辆状态预警等方面,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具有增强驾驶员感知异常情况的能力,增加处置时间,减小安全事故
设计了联合收获机机器视觉导航控制硬件系统,提出了基于直方图的导航路径融合算法,在简化的二轮车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PD控制器。麦田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投影算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