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演示能力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物理实验的数量不断增加,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却有所欠缺。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物理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作为职前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阶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想提升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务必要抓好师范教育阶段。所以在培养过程中,物理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实验演示能力是最基本的实验教学能力,因此本文以职前物理教师的实验演示能力作为研究课题。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实验演示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对实验演示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专家咨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职前物理教师实验演示能力评价量表。第四部分以评价量表为观察工具,对不同发展阶段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课堂进行观察,并结合调查问卷对职前物理教师的实验演示能力进行评估。第五部分探讨了物理师范生实验演示能力的发展策略。第六部分是研究的结论与反思。借助构建的评价量表作为工具,本文主要从选择与安装、操作与演示、讲解与引导、反馈与效果这四个方面对师范生的实验演示能力进行评估。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物理师范生实验演示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基本上集中在中等水平。职前物理教师实验演示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准备工作不充分、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可见性较低以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本研究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和职前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首先,师范院校应该优化实验课程评价,加强对师范生实验操作的评估,开放更多物理实验室并加强对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环节的监管;其次,指导教师应该注重对师范生实验演示预设、操作、引导、反馈以及反思等方面的指导;最后,职前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完成每一次物理实验,把握实验教学实践的机会,并积极参与教学比赛和实验教学交流活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下列分数阶Laplacian方程(?)其中 00;(V2)(?).因为空间Hs(RN)连续嵌入到Lγ(RN)只对γ ∈[2,2s*]时才成立,所以上述方程对应的能量泛函在Hs(RN)中可能取无
在当前国际形势的背景下,全球化的科技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文件指出,要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持续扩大科学交流,不断发掘和培养善于进行科学交流的人才,实现我国转型创新性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于高中阶段化学实验课教与学的现状,发掘其教学组织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将科学海报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课,以此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醇、醛、羧酸”属于高中有机化学中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类别,是在烃类物质的基础上对于含氧官能团的进一步学习。在烃的衍生物学习中,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占比最大,涉及的性质和应用最广泛。高中生在学习此内容时很容易发生学习分化,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诊断测查,有利于教师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本研究选择湖南省石门县f中学的两个平行理科班共13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潮流,目前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确立,其内容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近年来多数学者热衷于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研究,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四个维度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当前阶段,一线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内涵都已经有基本的理解,因而更需要的是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论文首先综述当前核心素养研究是教育研究的趋势,并根据
L-函数一直是代数数论的核心研究课题.这些L-函数的特殊值包含着很多重要的算数信息.本论文主要研究Artin L-函数.特别地,我们关心的是Artin L-函数在临界点的代数关系.
基于教师拿到分数后只知道学生该章知识学习的好与坏,而对于学生内部的知识结构不了解,因此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认知诊断,由此引出认知诊断理论。认知诊断能够在传统的分数诊断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诊断模型对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进行了解,同时也能为教师提供更详细的教学信息。而高中生数列知识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生必学的基础知识,数列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链接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纽带。同时
在21世纪“知识社会”和“人才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为提高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人才储备能力,逐渐展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为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教育事业的发展愈发被重视,同时全新的课程系统正逐步构建。其中,我国人才培养的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更注重于人才选拔,较为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近几年逐步成为化学教育的热门术语,反映出化学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阶段占有重要分量的热学也愈发得到重视。因此,通过基于中美物理教材中热学部分的比较,进行热学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热学知识概念,培养学生在热学实践方面的更高能力,在热学的分支或者交叉领域中有更多的兴趣与探索,挖掘学生的热学创新的潜能,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篇论文里,我们进行初中热学教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首先,我们调研了国内外的初中热学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面开放的浪潮,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急剧增长,教育部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到2018年近四十年间出国、归国以及目前仍在世界各地留学或者工作就业的我国留学人员,累计高达586万。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浪潮汹涌而来,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信息交互也从未像此时此刻那样充分而频繁。这理所当然的对于教育产业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信息化教育与服务已成为产业内不可忽视的
进入到信息时代以来,现代网络技术和即时通讯技术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之中,多媒体技术与视频制作软件所显示出优势与功能为探索移动客户端的线上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现阶段,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平台不仅仅是一个即时通讯的交流平台,其模块与功能逐步完善,此外,微信也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活跃用户,并且微信公众号能够被合理应用为推送主题单一、片段性的微内容的宣传平台。教育信息化,是近些年教育部以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