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IPS后与PSE并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实施TIPS与PSE并用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B、C级患者分别11、18、3例;并均接受FLUENCY覆膜支架TIPS与PSE并用介入手术,对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颗粒、弹簧钢圈,其中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颗粒栓塞的共18例,用弹簧钢圈栓塞的共14例,脾实质栓塞面积在60%~70%左右。所有患者在TIPS术后1、3、6、12个月均行Doppler超声检查,以检测门、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脾静脉、肝内分流道血流速度;化验分析仪检测血象、肝功能。 结果:32例TIPS与PSE并用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最长12个月,最短86天,5例病人术后出现肝性脑病,其中1例病人术后出现严重肝性脑病于术后86天死亡;1例术后10个月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腹水,采用支架再置入处理后,病人的出血及腹水症状得到控制。TIPS术后门体循环压力梯度(PSG)及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6个月和12个月的初期支架通畅率分别为84.4%、81.3%。经TIPS与PSE并用介入术后门、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1);门、脾静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快,差异显著(P<0.01,* P<0.05);分流道血流通畅,血流速度>50cm/s。单纯TIPS术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LB、TBIL值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联合PSE术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可在TIPS联合PSE术后3个月明显较术前水平好转或转至正常(P<0.01)。 结论:TIPS与PSE并用介入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症,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