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未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和107例使用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治疗组及其各亚组患者的住院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案、入院2周内是否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入院时及入院2周后的NIHSS评分、12个月后随访的mRS评分及死亡等数据,并以入院2周内患者中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作为评价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的指标,以患者中入院2周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的比例、起病12个月后mRS评分归于0-3分档的比例及存活率作为评价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的指标。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及其各亚组间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差异。 结果: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抗血小板药物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间、联合治疗组间,各组患者中入院2周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及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入院2周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的比例、起病12个月后mRS评分归于0-3分档的比例及存活率方面,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单药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上述方面,单药治疗组间患者比较及联合治疗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并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亦可以促进远期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1年死亡率,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