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属铜化合物具有很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这使其具有了独特的光学性质,尤其在近红外区具有很强的特征吸收。碳量子点则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且无光闪烁现象和光漂白性。本文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具体内容为:1、硫属化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调控并应用于铜离子的检测。通过将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还原剂,以PVP为包被剂,用溶剂热法和热注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具有不同形貌及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可调的硫属铜化合物纳米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以及调整PVP的浓度,改变了硒化铜纳米颗粒的形貌并且使其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发生改变,实现了对其光学性质的调控。利用二氧化硒与L-半胱氨酸发生的简单氧化还原反应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性质的SeSx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反应时溶液的黏度来控制纳米颗粒的S、Se比例以实现对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可控制SeSx的特征吸收波长从可见光区调节至近红外区。而该纳米颗粒可以在与抗坏血酸结合后在常温下与铜离子发生反应,生成Cu2-xSe1-ySy纳米晶并带来光谱性质的变化实现了对铜离子的检测。2、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将其应用于汞离子的检测。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激发光谱为346nm,发射光谱为430nm并对汞离子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碳量子点,在加入汞离子后碳点的荧光被猝灭,从而实现了对汞离子的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