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是一项融合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新型运动项目,迎合当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求。自2000年传入我国以来,逐渐被青年人所熟知和认可,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我国的啦啦操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两广和武汉等地区的训练水平和理论研究相对集中,青岛地区相对薄弱。本文以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恒星学院、酒店管理学院8所高校的啦啦操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驻青高校啦啦操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研究。为了更好的达到本文研究目的,在山东省发展较好的三所高校同时展开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旨在更加清晰地找出制约驻青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学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总结得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争取找到啦啦操运动在青岛市广泛开展的最佳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啦啦操运动与健美操有所不同,是一项融入了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健康向上、青春活力、团结合作的体现。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高校作为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最佳平台,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2、啦啦操运动有着较好的兴趣保障,但缺乏充分的认知宣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被大众所熟知。3、驻青高校啦啦操的开展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较低,高校领导不够重视,校园开展啦啦操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啦啦操文化氛围。4、从事啦啦操运动的教练员多是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的老师,对啦啦操的理论结构和实践经验掌握不足,缺乏专业培训和理论科研成果。大学生体制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5、山东省青岛市没有固定的大型高校间啦啦操比赛,比赛制度有待于完善,也缺乏相应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不利于啦啦操发展水平的提高。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对策。第一、多种方式宣传啦啦操运动,在校园中开拓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啦啦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啦啦操发展。第二、高校领导加强对啦啦操运动的重视,在政策和财政方面加大对啦啦操的支持,将啦啦操课程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改善校园啦啦操场地设施条件,为啦啦操运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三、加强啦啦操运动师资力量,多多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充实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建立系统的比赛制度和比赛规则,培养专业的啦啦操裁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