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迹作为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载体,记录着人类发展的辉煌历史进程,传承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气韵,是整个人类发展史的“电影胶片”,无论在历史、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研究和保存价值。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史,遗址遗存众多,在传播中华文化和研究中华历史方面具有同样具有特殊价值。但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加速建设,使得许多珍贵的遗迹和遗址在城市化的潮流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消失殆尽,这不仅令人痛心,也带给我们许多反思,城市化和遗址保护的冲突应通过一种新的形式和发展途径加以保护与利用,让遗址这种珍贵的人类文化“记忆”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遗址公园是兼具生态、游憩、科教等功能,以历史文化遗址及其环境为主体,遗址保护和展示为主题的城市公园绿地,其产生的动力是快速城市化、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居民对绿地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遗址保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公民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当中遗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提上日程,遗址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本文以西安市遗址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开篇通过对国内外遗址公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充分了解当前国内外遗址公园研究的热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遗址公园内涵、类型和功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的城市环境基地和遗址公园沿革,研究并总结了遗址公园景观元素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遗址景观、生态景观、功能景观和文化景观4方面共16个评价因子构建了西安市8座遗址公园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子的定量研究,期望在遗址公园景观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具有借鉴作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景观元素的艺术手法包括复原、融合、聚集三种,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是夸张、隐喻和对比。2.西安市遗址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遗址景观(0.429)、生态景观(0.241)、文化景观(0.238)、功能景观(0.092),指标层权重值前5位排序为遗址保护措施(0.269)、遗址的可读性(0.118)、植物的群落性(0.097)、植物的乡土性(0.084)和文化的影响力(0.063)。3.从遗址公园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分级标准,除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和汉城湖遗址公园隶属Ⅲ级外,其余6座遗址公园均隶属于Ⅱ级,没有Ⅰ、Ⅳ、Ⅴ级,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80.8%)最接近Ⅰ级,说明当前西安市的绝大多数遗址公园景观处于较好水平,但与我国一线城市的遗址公园景观建设整体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仍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