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喧嚣中的文化突围——论中西文化对话中林语堂的文化策略及意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分析林语堂创作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取向的疏离关系,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锋面中独特的话题营造方式,旨在中国现代文学特定历史语境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背景下探寻林语堂传统文化建构的策略及意义.历史可以提供文化多样性选择的启示,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文化建设问题.中国文学长期在世界文学中的缺席,凸显出林语堂创作的独特文艺价值,作为现代文学的特殊样本,林语堂的创作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锋面上折射出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作家与社会等跨度间的显性意义,足以使我们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引发对中国文学历史境遇和文学向度的深层次思考.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讽喻"笼统地概括历史题材小说的价值,并且在理论上过多纠缠于"虚实"比重的定量分析,而忽略了由文学的本体特征出发对该艺术部类展开进一步明确的阐释.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世纪乃至千年的结尾,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来临的前奏.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