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模泵注混凝土支护技术是开发地下空间及开采地下资源的一种新型实用的支护技术,该支护技术一次施工面积大,形成的结构整体性好、强度高,且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该技术在经济、生态环境及社会效益上都有突出的优越性。现阶段柔模混凝土支护技术中的泵送混凝土还存在一些不足:混凝土支护强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30MPa左右;混凝土的原材料较多,且石子的重量大,不利于运输,且混凝土的可泵性较低。水泥砂浆具有材料种类简单,可泵性良好,能满足支护强度要求等优点,现用水泥砂浆代替混凝土以满足煤矿与时俱进的高产高效生产要求。为选取可泵性良好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减少堵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泵送混凝土时管道的磨损,以及提高支护效率,而不影响支护强度。本课题用高浓度水泥砂浆代替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流动性、泌水率、凝结时间及1d,3d,14d强度,建立水泥砂浆可泵性的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采用极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了各指标随因素的变化情况及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排序。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影响各指标的显著因素和高度显著因素,并通过分析各因素的边际估计均值图确定各因素间无相互作用,得出了泵送水泥砂浆在满足支护强度前提下达到最佳可泵性的配合比。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分别得出了泵送水泥砂浆流动性、泌水率、凝结时间和1d,3d,14d抗压强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大致计算出所需性能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后续工程配制水泥砂浆提供初步的配合比,减少工作量,指导工程实际施工。最后针对新庄煤矿28051工作面柔模水泥砂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项目进行水泥砂浆泵送工程的施工设计,配制的水泥砂浆的各项性能与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的性能相差不大,验证了各线性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证明了其工程意义。论文研究成果指导了工程实际施工,证明了本课题的工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