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尝试着各种方法来治愈癌症,近年来,响应性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进行药物控释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技术能改善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的多种弊端,比如:减少小分子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延长药物的持续性以及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等。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手段赋予纳米材料不同的性能,使纳米材料能更好地作为药物载体。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代谢方式不同,细胞微环境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引入响应性官能团利用细胞微环境的差别可以使纳米药物载体在癌细细胞内具有响应性能。本论文中,合成了两种不同响应性的聚合物,并制备成胶束研究其响应性能及载药性能。(1)使用3-甲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作为原料,用氢溴酸(HBr)对其进行开环反应形成2,2-羟甲基-3-溴丙烷,再将产物与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含溴的六元环碳酸酯(BC),BC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形成侧基含溴的两亲性聚合物mPEG113-b-poly(BC)。使mPEG113-b-poly(BC)形成胶束并测定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将硒粉和硼氢化钠加入到水溶液中反应生成双硒化钠溶液,其与两亲性聚合物胶束中的溴原子进行反应,使胶束交联并赋予胶束氧化响应性。用共聚焦拉曼显微镜表征胶束中的二硒键,确定胶束是否交联以及探究交联胶束的氧化响应性。使用动态光散射仪(DLS)表征胶束的尺寸大小、稳定性以及氧化响应性,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胶束的形貌。使用模拟药物尼罗红(NR)作为荧光探针来研究胶束的药物控释性能。(2)以2,2-二羟甲基丙酸酯和溴丙炔为原料合成含炔基的二醇,产物与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含炔基的六元环碳酸酯(MPC),MPC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合成含炔基的聚合物mPEG113-b-poly(MPC)。2-硝基苄醇和6-溴己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含溴的硝基苄酯,再使其与叠氮化钠进行反应将溴转变为叠氮。通过叠氮炔点击反应将硝基苄酯接枝到聚合物侧链,形成具有光响应性的聚合物mPEG113-b-poly(MPC)-g-NB。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胶束在紫外光照下的转变,使用动态光散射仪(DLS)测量胶束的粒径及其稳定性,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