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住宅体系的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一种混合结构体系,兼有钢结构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和混凝土核心筒刚度大、侧移量小、成本低的优点,日益成为多层和高层住宅优先选用的结构形式。由于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节能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可直接借鉴的节能标准和技术有限,使其工程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住宅体系的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弥补了这一住宅形式在节能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推动其在国内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为了研究山东地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能耗特点并计算耗热量,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概括总结,了解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研究现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住宅体系的能耗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已有研究工作成果的局限性及优缺点,提出了实验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途径以及基本框架思路:在对山东地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住宅的节能效果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节能住宅进行现场节能检测。围护结构现场节能检测试验以热流计法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热红外成像仪、热舒适仪等手段采集试验数据,整理分析了现场节能检测数据并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能耗指标计算,将测试结果与相关节能规范取值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分析能耗影响因素,判断主要能耗部位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典型混合结构住宅的围护结构具有良好蓄热能力,能够维持室内热稳定性,但钢框架及窗等处存在较强的热桥效应。通过对围护结构理论耗热量的计算可知:被测建筑仅满足节能50%,但不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中节能65%的要求。外围护结构中外墙、外窗能耗所占比例最大,应采取新型式、新材料予以改进。综合上述试验分析结果并结合山东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宜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住宅的设计建议,形成了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方案和新建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节能方案。通过对新方案和改造方案的能耗计算可知:应用节能方案可以使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能耗满足节能65%的要求,为《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在我省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设计建议。通过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板式结构、纯钢结构上部结构造价进行比较,说明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综合效益最好的结构类型,为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住宅在山东地区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住宅采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后的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会造成建筑成本的上升,但相应节能投资可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通过能源的节约顺利回收,效益回收期较短,能够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结构抗风研究的方法包括:现场实测、理论模型和分析、风洞试验研究、基于CFD的数值模拟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数值模拟以其自身的优点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
古代建筑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何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古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钢管结构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得到了相当快速的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而网壳结构更是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及良好的视觉效果受到人们的青
本课题针对再矿化工艺中的二氧化碳接触池气液两相流场及曝气方式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CFD模拟软件对不同构造二氧化碳接触池进行示踪模拟;(2)以CFD模拟软件对
沙漠砂资源在我国是很丰富的,也是未来建筑上很有潜力的材料。混凝土材料已成为目前建筑上最主要的材料,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组成。细骨料主要来源是河砂,细
近20年,我国修建了7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中绝大部分为双向四车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高速公路改建和扩
近些年,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结构加固成了一大热点,因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国内外学者对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加固构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大型水库、大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尤其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建成投入使用后,库水每年都将在14
近年来强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阶段针对强夯法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以现场试验为主要的研究手段。虽然前人的研究成果积累了宝贵且丰富的试验研究数据,但是针对强夯施工在湿陷性
具有自适应特性、敏感特性、传输特性的智能材料改变了土木工作者对半主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应用智能材料的结构控制己成为振动控制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采用磁致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