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结合理论及实践,对航空维修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可靠性分析主要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工程调查和纠正措施。本文根据航空维修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指出需采集的关键数据应包括飞机使用时间、附件使用数据以及飞机系统性能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数据分布类型时本文采用概率图纸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等进行参数估计,再用皮尔逊检验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检验法对所选定的分布进行检验,从而有效地确定合理的数据分布模型。本文强调了进行工程调查的重要性,并在文中介绍了工程调查和纠正措施环节中应完成的具体工作。本文通过多个实例将上述流程具体应用于飞机附件和系统性能的可靠性分析中;并在数据分析中采用了计算机软件Weibull++,使实际工作量大为减少,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寿命分析是附件性能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工作。本文提出了根据附件寿命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比较分析来对飞机附件性能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建模分析是确定附件寿命数据满足的分布类型及其参数,据此判断附件的性能状况,确定合理的维修方式;比较分析则是对同一种附件不同情况的两套使用数据进行建模对比,以区别其可靠性后进行选装。本文结合XX航空公司的实际使用数据,用实例验证了这两种分析方法在附件性能中应用的有效性。系统性能的可靠性分析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对飞机性能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将系统性能分解到子系统,再细化至具体附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对系统性能的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文中以飞机的若干个典型的系统或子系统为例,进行了性能可靠性分析,从更高层次保障了飞机的安全运行,也表明了系统性能可靠性分析在航空维修可靠性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实例分析结果看出,本文的可靠性分析工作,能够合理地判断飞机系统及附件性能,从而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改进维修计划,保证飞机系统及其附件处在安全运行状态。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所提出的民航维修可靠性分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可以在航空公司中进行深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