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纷纷加快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对人才的培养观念也逐步从以往的单一型高级专门人才向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转变。高校是人才成长的基地,承担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产生了很大改变,已不再单纯注重其学习成绩,而是更倾向于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教学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及时交互反馈信息,我们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关系到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还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公正性较差、过于形式化等方面。由于评价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有定性因素,而且有定量因素,要想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数学模型,并结合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相应的计算。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对大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并在改良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设计实现了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本文依照全面性、准确性、可行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出一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的主观判断对评价工作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学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