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绑架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暴力性刑事犯罪,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尤其是对人质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和伤害,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但从绑架罪的立法之初,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该罪的讨论就一直在进行着,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就绑架罪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不为体系之完整,只求对于个中争议较大的问题阐发自己的一点想法,能够对司法实践有所借鉴甚或成为学者批判之标靶。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绑架罪定性争议问题。本部分通过深入探讨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关于绑架罪定性方面存在的诸多争议,在剖析、评述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绑架罪的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本罪除了侵犯人质的人身权利外,侵犯的另一犯罪客体是第三人的自决权;绑架罪的客观方面,其犯罪行为由绑架行为与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行为两方面组成,表现为犯罪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的主观方面,应将行为人的要求应当限定在“不法”的范围内。其犯罪目的即为劫持人质以向第三人提出不法要求(含勒索财物或其他不法要求)。第二部分,绑架罪犯罪停止形态及共同犯罪争议问题。分析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通过分析比较,认为以“复合行为说”作为绑架罪既遂认定标准更符合绑架罪构成要件及立法原意。基于绑架罪的客观方面是复合行为的观点,认为认为绑架罪是一种持续犯,在实际控制受害人后,绑架行为、不法状态仍处于持续状态中,此时与实行犯有共同故意的他人的介入参与行为可以构成本罪的共犯。同时分析了绑架罪中共同犯罪的认识错误之情形。第三部分,绑架罪罪数形态争议问题。就“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从语意上,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及我国的刑事司法政策出发,分析论证,认为应将“杀害被绑架人”视为加重结果;在实施绑架行为的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属于实质的数罪,法定的一罪。同时分析了在绑架过程中有进行其他暴力犯罪的罪数形态问题。第四部分,绑架罪刑罚处罚争议问题。本部分对绝对确定的“处死刑”规定进行理性分析,认为应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外国刑法点的规定,以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取代绝对确定的死刑。同时结合《刑法修正案(七)》关于绑架罪的重大修订,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绑架罪中“情节较轻”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是亟须重点关注和系统研究的疑难课题之一。中医药研究近些年来在抗肝癌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许多中药单药都显示
纵观中外广告发展的历史轨迹,现代派艺术对广告创意及设计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它使广告更加富有创意,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灵动且充满生气;同时,它使广告的构图更加符合人们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小儿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年限黄芪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定不同年限黄芪中化学物质的含量特点,为科学评价不同年限黄芪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对3个产地不
近几十年来研究认为,创面愈合的核心是生长因子的调控。随着对中医药深入的研究,发现许多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具有促进创面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作用。笔者就近几年来中药促进创面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万方数据医学信息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CP
<正>《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设计制作能够判断与测量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证候特征的量表。方法: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研讨等手段,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亚健康及中
目的:了解流动青少年性行为现况及避孕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北京、广州、济南4 389名流动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