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拨效应是指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考试的反拨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前人的反拨效应的研究多关注“教”,然而对于受到考试最直接和最重大影响的“学”却甚少有学者关注。本研究以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改革为背景: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于2011年由选考变成必考项目,旨在探究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是否影响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考试的反拨效应是及时的还是延时的以及通过考生语言特征来揭示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的反拨模式。本文研究步骤如下:1.选取最后一届参加改革前广东省高考和前两届参加改革后广东省高考的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三组高三毕业生;2.比较三组受试的口语水平;3.对三组考生的口语输出进行详细的话语分析,揭示三组受试的语言特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提高了高三学生的口语水平;(2)口语考试改革对考生口语水平的反拨效应是延时的而非及时的;(3)考试改革后第一年,考生的口语水平在流利度,语法复杂度首先获得轻微提高。但相较2010级考生,其口语输出的语法准确度以及语篇连贯性无显著性差异。在改革后第二年,考生的口语水平在流利度、语法准确度、语法复杂度、语篇连贯性及会话策略四个语言特征上均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表明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作为高风险测试确实可以作为提升考生口语学习水平的有效工具。此外,研究还显示2011级考生口语的语法准确度以及语篇连贯性有待加强。尽管2012级考生在文中列出的四个语言特征中都有显著性提高,其口语的语法准确度以及流利度仍有进步空间,尤其需注意动词时态、介词以及冠词的正确使用和减少有声停顿。作为一项实证研究,本文有力的证明了通过考试改革可以提高考生学习水平。最后还提出了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