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当前国情背景下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产物。在中国现行的财政和债务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变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没有得到合理匹配、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且地方政府又缺乏可替代的融资渠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和国家限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障碍,纷纷搭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提供地方公共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双重任务的压力,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在促进经济回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出现了运作过程不规范和过度举债等问题,加剧了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并且连带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偿债风险日益加大、银行业信贷风险隐患等一些亟需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定位与职能、运作方式、资本金来源、资金投向、融资方式等方面运用定性研究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全面认识和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证与剖析,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与其当前运行模式不规范有关,也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中央与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和债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有关。当前,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种将财政融资与金融投资有机结合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其利大于弊。因此,本文分别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和融资平台的视角,提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富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政策建议,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融资主体的作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同时也使其本身的经营风险、以及所带来的银行信贷风险、地方财政风险以及系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当待一些基本的制度条件完善后,再逐步由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举债过渡到地方政府直接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