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观现状调查与思考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c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诚信观既是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学生的诚信观为研究对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法对已有的观点和研究结果进行条分缕析,从学业、生活和求职三大方面对大学生诚信观的现状、缺失原因、对策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论述,重点分析和论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大学生诚信观的历史演变,从唯物史观、习近平关于诚信的论述、儒家诚信观的角度,结合时代要求,深入分析大学生诚信观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诚信观的内涵、构成、本质、地位和作用的基本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梳理出中国诚信观的历史演变,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意义,为实证研究与进一步理性思索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法、个别访谈法,对大学生诚信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大学生诚信观总体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但部分大学生的诚信观在学业诚信、生活诚信和求职诚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缺损,即大学生的诚信观缺失。第三,论文系统剖析了引发大学生诚信观缺损的原因,其中大学生自身在诚信认知上的问题是主要根源:包括大学生学业诚信观、生活诚信观和求职诚信观缺失。宏观环境的诚信缺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不良风气,市场经济的驱利导向,西方思潮中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第四,论文基于对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理性思考,通过对马克思“信用”思想、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的分析,从社会发良性发展的应然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的要求两个方面,结合时代要求和当前的社会环境和体制机制环境,对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将促进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育大学生诚信观的根本目标;将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结合作为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基本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崇尚诚信的道德环境;二是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三是通过家庭教育,养成大学生诚信的行为习惯;四是通过个人自我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具体方法:运用理论灌输法,内化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运用环境熏陶法,塑造诚信的社会心理、运用树立典范法,坚定诚信的理想信念。
其他文献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发展战略。近年来,绿色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总体来看尚无成熟的发展模式。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四川遂宁,近十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重要机遇期,企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化时期发展的重要能源行业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弥新的课题,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自信、自
我国分税制改革从1994年至今历经了二十多年在分税制改革进程中,中央政府通过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权利,提升地方政府自主管理权极大的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区域经济的
1遵循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中国南方果树》采用此标准中的顺序编码制进行编制,即文中的引文采用序号标注,文后参
对外援助是一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奠定了双边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
公平竞争与社会秩序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源。历史上中国有秩序但竞争较小,欧洲有竞争但秩序较差,中欧在公平竞争和竞争秩序上的发展不同,其经济发展也不相同。中国因为高压统
本文基于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公平理论解释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
由于高度的经济成长与现代化发展,台湾的社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变化,也带动了台湾整体的发展,奠定台湾经济奇迹的基础。然而,在繁华的表面之下,牵连到许多层面的问题也渐渐浮现,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