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汉族非乙非丙型肝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族非乙非丙型原发性肝癌(NBC-HCC)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02-01-01—2012-12-31348例NBC-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患者半年、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8.3%、24.0%、5.5%和2.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最大直径(P=0.000)、临床分期(P=0.000),家族史(P=0.000)、门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P=0.000)及治疗方式(P=0.000)对NBC-HCC生存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多因素分析示临床分期(RR=12.708, P=0.000)、家族史(RR=1.808,P=0.000)、PVTT(RR=2.542,P=0.000)、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RR=2.487,P=0.000)是影响NBC-HCC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  结论:NBC-HCC患者的预后差,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及特征。临床分期、合并有PVTT,无家族史,未经TACE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血清ApoJ水平及ApoJ基因rs11136000位点基因多态性三种基因型的差异,以探讨血清ApoJ水平及rs11136000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冠心病的临床分型以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额中回、扣带回和海马功能。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9例(9男,10女,23~50岁,平均40±8.9岁)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与20例(10男,10女,21~50岁,平均34.8±7.2岁
目的:评估姜黄素(Cur)能否减轻辐射对大鼠脾脏组织的损伤,探讨其辐射防护机制及治疗新方法。方法:实验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组间无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照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C组);照射+姜黄素组(D组)。姜黄素使用前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配置成(200mg/ml)的Cur溶液。照射组大鼠以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