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其蛋白质种类丰富,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将鸡肉加工成鸡汤,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欢。但传统鸡汤的品质受肉鸡品种和日龄影响较大,而且熬制时间较长、物质浸出机理较为复杂。因此为了减少鸡汤熬制时间,保证鸡汤营养物溶出和良好风味,为鸡汤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不同日龄(90 d、120 d、150 d)青脚麻鸡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鸡肉,研究传统鸡汤和酶解鸡汤在熬制过程中,鸡汤中营养物质的浸出规律以及酶解对鸡汤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影响,实验结论如下: 1.传统鸡汤在熬制过程中,随着熬制时间延长,不同日龄传统鸡汤粗蛋白、可溶性蛋白、胶原蛋白、游离氨基酸、脂肪、总可溶性糖、固形物的含量显著增加。90日龄鸡肉熬制传统鸡汤的过程中,粗蛋白在前3.5 h迅速增加,含量为0.7806±0.0117 g/100g;游离氨基酸先迅速增加,3h之后增加不显著,3h含量达到1.7800±0.0145μg/100mL;在3h之前,脂肪较快溶出,含量为0.0497±0.0011 g/100g;固形物在前3.5 h溶出速度较快,3.5 h时达到1.0173±0.0594%。120日龄传统鸡汤中粗蛋白在4h之内显著增加,4h含量为0.9839±0.0125 g/100g;游离氨基酸在2h之前溶出较快,2h时达1.6073±0.0461μg/100mL;脂肪含量在3h之前增加较快,3h含量为0.0815±0.0005 g/100g;固形物先快速溶出,3.5h为1.0829±0.0065%,之后溶出减缓。150日龄传统鸡汤在熬制过程中,粗蛋白快速浸出,4h达到最大值为1.2556±0.0261g/100g;游离氨基酸在3.5 h之前增加较快,为1.9234±0.0208μg/100mL,之后增加不显著;脂肪在3.5 h之前溶出较快,含量为0.0955±0.0011g/100g;固形物含量在3.5 h之前溶出较快,达到1.1979±0.0273%。 2.采用木瓜蛋白酶适度酶解鸡肉,以粗蛋白为优化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所得优化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 min,加酶量2‰。在该条件下,酶解鸡汤中粗蛋白含量可达到0.51989g/100g。 3.常压和高压熬制熬制酶解鸡汤过程中,粗蛋白、可溶性蛋白、胶原蛋白、游离氨基酸、脂肪、固形物等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总糖先增加后减少。酶解常压鸡汤熬制前30 min,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之后增加缓慢,30 min时粗蛋白为0.7768±0.0208 g/100g;游离氨基酸在前75 min溶出较快,含量为1.6558±0.0205μg/100mL;脂肪在90 min之前增加缓慢,至105 min时增加幅度较大,含量为0.1058±0.0094 g/100g,之后增加减慢;总可溶性糖75 min时达到最大值0.82605±0.02970 mg/mL,之后含量降低;固形物溶出速度较慢,熬制至75 min时,含量为1.2956±0.01967%。酶解高压鸡汤熬制前30 min,粗蛋白溶出速度较快,粗蛋白含量为0.9210±0.0251 g/100g;游离氨基酸在熬制前70 min较快溶出,含量为2.7052±0.0463μg/100mL,之后溶出速度减慢;在前50 min,脂肪增加较慢,50~60 min脂肪增加显著,60 min脂肪含量为0.2063±0.0117 g/100g,之后增加不显著;总糖含量在50 min达到最大值,为0.7646±0.0288 mg/mL;固形物在熬制前70 min增加较快,70 min时含量为1.6068±0.0189%。与传统鸡汤相比,常压酶解鸡汤和高压酶解鸡汤中少了硬脂酸(C18∶0),前者增加了肉豆蔻酸(C14∶0),后者增加了肉豆蔻酸(C14∶0)和花生四烯酸(C16∶0)。 4.不同鸡汤样品中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均包括烃、酮、醇、脂、酸、醛和呋喃等七大类物质。在传统鸡汤中,不同日龄传统鸡汤中风味物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90、120、150日龄鸡汤中分别测得56、52、5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1种挥发性物质是三个日龄鸡汤共有的,醛类物质的种类丰富,分别含20、22、18种,相对含量均在66%以上;不同熬制方式对挥发性风味物质有较大的影响,酶解常压酶解常压鸡汤含9种烃、1种酸、19种醛,未测出酮、醇、酯、呋喃;酶解高压鸡汤含17种烃、3种酮、2种醇、1种酯、1种酸、22种醛、1种呋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