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波束成形及物理层安全相关技术,具体如下。针对毫米波通信中的波束训练设计了新的分层码本,并基于所设计的码本提出了一种具有有限反馈特性的波束训练算法。与现有分层波束训练算法需要在码本每一层进行反馈来指明发送端的最佳码字不同,本文提出的分层波束训练算法总共只需要两次反馈。该算法将分层波束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只需要进行一次反馈即可。在第一阶段,利用所设计的码本顶层码字进行波束训练,缩小了信道发送角(Angle of Departure,Ao D)的搜索范围。在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的反馈信息,利用所设计的码本的剩余层码字进行波束训练,最终发送端根据两次反馈对信道Ao D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分层波束训练算法,本文所提出的波束训练算法在成功率与多用户平均和速率性能几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大幅降低反馈开销。本文还研究了存在一个窃听者情况下的毫米波多播无线通信和物理层安全问题,分别对私密信号和人工噪声进行了波束成形设计和优化。(a)对于私密信号,使用波束训练寻找匹配用户的最佳码字及两个相邻码字形成一个组合波束,通过最小化组合波束覆盖范围内波束增益的方差,对组合波束进行离线优化,基于优化后的组合波束估计了信道增益。然后面向最大最小公平准则将天线阵列划分为多个子阵列,其中每个子阵列的大小由估计的信道增益决定,并优化设计了每个子阵列对应的相位因子,从而降低了波束成形算法的计算复杂度。(b)对于人工噪声,通过最小化其对合法用户的干扰,进行波束成形设计和优化,并考虑了移相器的恒包络约束和有限的相位分辨率。除了采用交替相位搜索算法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法用户信道矩阵零空间的波束成形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算法,所提出的私密信号波束成形设计算法可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而性能损失十分有限;此外,所提出的人工噪声波束成形设计算法在满足硬件约束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安全速率。
其他文献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中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在工业互联网中,数据是工业领域各类信息的核心载体,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工业互联网供应链中各类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进而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决策,实现企业间的高效协同。然而,工业数据通常具有机密性,数据共享时需要对内容进行受控访问。为此,本论文从工业互联网供应链中的数据共享场景出发,设计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数据访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近年来的区块链安全事件频发,区块链网络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对有效的区块链流量测量与分析方法的需求愈发迫切。相较于比特币,以太坊对智能合约的支持使得以太坊具有更高的应用前景,以太坊流量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对以太坊网络流量的识别和对流量中包含的行为的判断可以为以太坊网络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对区块链网络安全流量测量与分析有指导意义。与比特币采用明文传输协议不同,以太坊在数据传输阶段使用私有RLPx协
访问超点是网络中同时交互大量对端的主机,一般在网络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服务器,代理,扫描器,被DDo S攻击的主机、蠕虫传播源等,虽然数量少但占据着大量的网络通信资源。实时有效地检测出访问超点并且通过动态监测其流量行为,及时地捕获异常,对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访问超点行为分析角度出发,研究网络异常检测的方法。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40G带宽的网络环境,对比了以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智能设备正广泛运用于低龄化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基于智能设备的教育游戏不断推进儿童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儿童受教育的方式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变化。未来的儿童教育游戏人机界面将不仅限于传统的键鼠交互方式,而倾向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通道交互方式。其中眼控交互方式在教育游戏中的应用无疑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儿童教育游戏为背景,首先对儿童认知心理特征及教育游戏进行分析,获取学龄期儿童这
在过去的数年中,视频流媒体服务越来越受到欢迎,视频流量占据了互联网传输流量的绝大部分,并且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迅速膨胀,网络结构和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流媒体技术无法在各种复杂网络环境下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服务,更难以保障用户的体验质量(Qo E)。与此同时,随着IPv6技术的越来越成熟,面向下一代IPv6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
学位
数据分发服务(DDS)采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模型,域参与者之间通过发布/订阅主题实现灵活的数据传输,适用于需要进行高效数据分发的分布式系统。由于发布/订阅通信模式的松耦合特性,DDS分布式系统往往存在着未授权的发布/订阅等安全威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访问控制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但目前对于DDS访问控制机制的研究往往围绕域参与者等实体资源,进行实体接入的控制,缺少对以主题为单位的数据资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