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河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本文选择秃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结合SCRAQ(累积斜率法)法和降雨径流模型法,通过分析计算,系统研究了秃尾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特性,一定程度分离了对径流变化产生影响的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秃尾河径流量年内分配较均匀,年际变化较小,变差系数Cv值在0.27-0.29之间,径流量年际之间持续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较为规律,随时间大致呈现丰、平、枯。  (2)用Mann-Kendall秩相关法、有序聚类分析方法、Yamamoto检验法和Pettitt检验法对两站径流序列进行检验,相互佐证求得高家堡站径流序列突变年份为1979年和1997年,高家川站径流序列突变年份为1979年和1996年。  (3)用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平均法对两站径流序列进行趋势性分析,然后采用R/S法对趋势的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站径流序列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且该趋势具有正持续性,即秃尾河径流量在未来的某些年里还将具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4)为支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的定量估算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文对流域中上游及流域整体的面雨量、气温及人类活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967-2010年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流域面降雨量有下降的趋势,降水与径流的归一化曲线表明了径流的变化不仅仅与降水的变化有关,而且还与其它因素(如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秃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从1980年以后迅速上升,而径流序列显著减少,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5)应用累积斜率法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与基准期相比,水土保持期径流变化量为-0.93×108m3/a,降水变化量为-27.17mm/a.降水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比例分别为28.63%、67.96%。矿产资源开发期径流变化量径流变化量为-1.72×108m3/a,降水变化量为-38.66mm/a,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21.97%、81.35%。人类活动逐渐成为了径流变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高家堡所代表的秃尾河中上游流域的计算结果,与高家川控制断面所代表的秃尾河流域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侧面印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6)采用降雨径流模型法对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量为60%左右,90年代达到了70%左右,2000年后,达到了90%左右,且随着时间推移,秃尾河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越来越大。
其他文献
由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渭河流域的干旱和洪水情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干旱洪水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因此,开展干旱洪水的风险评估研
随着计算机仿真应用领域的拓宽,电力仿真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许多问题靠单个仿真系统已无法解决,必须依靠多个仿真系统进行联合协同仿真。因此,分布式电力仿真技
随着我国100米级的石门子、招徕河、沙牌、大花水等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建成,坝高167.5米的万家口子拱坝的开建,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