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迁移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源自文化差异。由于本族人是在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文化,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往往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语言行为,从而造成语用失误。其中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迁移是造成语用失误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文化迁移(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和深层文化迁移(主要是心理层次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前者由于是显性的,通过比较和学习较容易克服;而后者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由此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往往更严重,也比较难克服,但也并非没有办法。本论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迁移的理论基础,以及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的实例。针对目前中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展开调查。找出造成文化迁移的原因,探讨相对应的口语教学策略,寻求减少学生英语交流中语用失误的方法,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的调查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是:造成文化负迁移的最终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教学法、教师和学习者三个要素要有机结合,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最终才能促使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克服文化迁移,进而能够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背景的不同差异,建议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分级教学并探讨与之相应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分级教学与评价模式兼顾民族生不同语言层次需求,注重语
信息技术对人们既有的认知带来巨大冲击,信息技术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此,从学科能力的相关理论入手,构建学科关键能力的相关模型假设,并根据
全球风电快速发展,中国风电后来居上随着全球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异常等问题日益突出,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加快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为寻找化
基坑土方开挖后,在对基槽土质进行观察及检验时,常发现局部地基须进行处理。本文介绍常见的局部地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经工程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李维汉在长期革命实践和主持统战工作中,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探索,奠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对如何开展民主党派的工作思考,成为现代统战工作的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