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缘群体的社会互动研究——以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1023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社会互动理论及塔克曼的群体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对一趣缘群体——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进行参与观察和问卷调查,试图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以及其他相似的趣缘群体的社会交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对该趣缘群体成员间互动过程的考察及对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分析,得出趣缘群体社会互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趣缘群体的交往互动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上。趣缘群体成员之间是靠“趣缘”纽带来维系的。而且,群体成员之间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互动沟通容易进行。   第二,趣缘群体有着属于自己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既有群体成立之初成员之间明确约定的制度性规范,也有在群体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非制度性规范。群体成员对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均能做到自觉遵守,并能很快将这些规范内化。   第三,趣缘群体中的领导者是自然涌现的。在群体形成初期,趣缘群体并没有一个特定的领导者,在一系列群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实现群体目标和维持群体和谐稳定贡献最大的人便自然成为受大家欢迎的“领导”人物。在趣缘群体中既可能存在“表意性”领导也可能存在“工具性”领导,还有可能两种领导同时存在。   第四,趣缘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群体冲突在群体内、外都有可能发生。群体内部发生的冲突会影响到成员关系,但处理及时得当也会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增加成员沟通。与外群体的冲突,会增加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   第五,趣缘群体的凝聚力较强,成员对群体的认同度较高。由于有着“趣缘”纽带的链接,趣缘群体成员之间的认同度较高,并且“趣缘”并不会随着群体活动的中止而终结,群体成员在分散之后,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互动沟通。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民工潮”开始,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了一支庞大的进城务工力量。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面对巨大的城市生活风险,亟需社会保险来为他们解决城市生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各种环境污染屡见不鲜,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而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们不良环
农村社区是与城市社区相对应而存在的,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社区亟需协调发展。由于农村社区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发展水平,而农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民工大规模的从乡村流向城市,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所独有的社会景观。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学术上也可谓是百花争鸣。但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城市或者乡村的
求职过程是个体将人力资本转变为经济资本的重要过程。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往往不仅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而是会选择动员个体或者家庭的各种社会资本,以期达到良好的求职效果。求
志愿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