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摩膏的药学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ya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又称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中风后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SHS常在中风后1-3个月发生,但也有早至3天,晚者至6个月的报道,临床表现为患肢肩手疼痛、皮肤潮红肿胀、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因为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如不予以适当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康摩膏由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徐长卿、花椒、桂枝、细辛、川乌、附子、丹参、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临床实践证明,适当的推拿手法可消除肌肉痉挛,缓解肌肉紧张,松解肌肉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挛缩。本实验采用现代中药制备工艺对该处方进行研究,制成康摩膏,同时配以一定的推拿按摩手法,将中药和推拿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药物可通过按摩部位的皮肤渗透、释放药物而发挥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   方法:(1)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研究 以萃取物重量得率及阿魏酸、蛇床子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花椒、桂枝、徐长卿、细辛等药材混合超临界萃取工艺。(2)醇提工艺研究 以HPLC测定芍药苷、丹参酮ⅡA含量,以及滴定法测定乌头总碱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赤芍、丹参、川乌(制)、附子(制)的乙醇提取工艺。(3)成型工艺的研究采用透皮试验筛选基质类型及促渗透剂种类及用量,以离心试验及耐热耐寒试验研究药物与基质的比例,最终确定康摩膏的最优处方。(4)质量标准的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建立处方中当归、川芎、徐长卿、赤芍的定性鉴别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乌(制)、附子(制)中的有效成分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的芍药苷、阿魏酸、蛇床子素的含量。   结果:(1)通过对当归、川芎、羌活、独活、防风、花椒、桂枝、徐长卿、细辛混合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筛选,确定9味药材的混合CO2超临界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5h;(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赤芍、丹参、川乌(制)、附子(制)的最佳醇提工艺为:10 倍量 80%乙醇提取 3 次,每次1h。(3)用透皮扩散试验确定康摩膏的制备工艺为: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共置于干烧杯中,水浴65℃使全熔,作为油相保温备用;将甘油、蒸馏水、醇提物浸膏共置于另一烧杯中,水浴加热至65℃,边搅拌边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作为水相保温备用;然后将冰片、超临界萃取物加入油相中溶解搅拌均匀,立即将水相逐渐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均匀,至室温,即得。(4)质量标准:康摩膏为棕褐色的软膏,气芳香;以TLC法鉴别当归、川芎、徐长卿、赤芍;以TLC法对方中川乌(制)、附子(制)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以阿魏酸、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康摩膏成品中当归、川芎、赤芍、独活的含量测定方法。   结论:通过对康摩膏的药学研究,其制剂工艺科学、稳定,简单易得。所建立的质量标准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科学地控制康摩膏的质量。
其他文献
抗真菌药物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已经有很多种,但仍不能满足目前治疗真菌感染的需要,开发新一代低毒、高效、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已是医药行业的紧迫任务。在新药研发中,硫色满酮、查尔酮、哌嗪环的结构已引起人们得足够重视,并且人们已经分别对各类化合物做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化合物分别具有抗真菌等广泛、丰富的生物活性。利用药物设计的拼合原理和生物活性的叠加原
后疫情时代,全国各行业已走向正轨,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就业创业准备不足、短时间内劳动力需求减少成为高校面临的“危机”。机遇与挑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