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探究其耐药性和发生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收集、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123例,其中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1例(7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2例(26.0%)。血流感染发生前住院时长(OR1.147,95%CI1.058-1.244,P=0.001)、既往泌尿系手术史(OR102.414,95%CI7.151-1466.708,P=0.001)、血流感染前插入胃管(OR278.521,95%CI18.401-4215.785,P=0.000)、既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105.906,95%CI9.485-1182.499,P=0.000)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饮酒史(OR0.033,95%CI0.002-0.457,P=0.011)、血流感染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OR0.026,95%CI0.002-0.441,P=0.012)的患者更易患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结论:血流感染发生前住院时长、既往泌尿系手术史、血流感染前插入胃管,以及既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饮酒史及血流感染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需更加注意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