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向分流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冷战环境下的新加坡是一个刚“被独立”的华人占多数的国家,资源贫乏。如何生存下去成为了摆在当时李光耀政府面前的难题。重重危机之下,实施科教兴国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加坡实行了分流双语教学模式并成功实现了教育兴邦,使得新加坡一跃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享有“族群博览会”和“语言博览会”的美誉。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加坡三向分流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为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新加坡三向分流双语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前后两次分流的具体内容、理念并根据内容划分时段,经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新加坡三向分流模式的萌芽期、发展期和定型期三个阶段;第三部分为实施部分,介绍了新加坡三向分流模式的实施内容、措施、原则、途径、方法和实施效果;第四部分总结了新加坡三向分流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不足。本文认为,1979年新加坡三向分流模式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智力水平将学生分流到三种不同的班级接受教育,其因材施教的理念、求真务实的路径和按教育活动规律实施的灵活的转换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1991年新加坡双语教学模式中EM1、EM2、EM3三种不同的课程设置使得不同母语水平的学生都能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既节约了智力资源,又加强了精英教育,直接促进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可以说,三向分流模式的成功实施造就了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繁荣。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上学习活动的开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主要的学习者,理当率先融入并接受网络技术支持下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本研究选择了“基于Web2.0的大学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
【摘要】民族陶艺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我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专业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坭兴陶,并让坭兴陶与民族特色的图案相结合。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广西只有壮族织锦和钦州坭兴陶被准列入。2008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坭兴陶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因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目前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