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愈加严峻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这种空气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形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虽然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缓解空气污染程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空气污染现象依然严重。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而后探讨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状况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大小,并据此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本文首先选取我国74个主要城市PM2.5、PM10、SO2、NO2四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数据,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现状分析及评价,观察我国74个主要城市污染物排放状态及变化。选取各地区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而后通过各污染物的浓度地形图探究各地区污染物排放状态,对PM2.5、PM10、SO2、NO2四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城市达标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东中西部污染物排放差异分析,以此对我国污染物排放量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而后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现状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搜集2015年-2017年74个城市各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建模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STIRPAT模型的扩展,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AQI来表示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分析人口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用电量、公路客运量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单位GDP用电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公路客运量与我国空气质量恶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以上四个指标的过度发展会对我国空气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对我国空气质量提升呈正相关性,这一指标的增长会减缓我国空气污染速度。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我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和对于空气环境的保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首先应提升国民思想防线,使人们能够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便人们自发进行环境保护。其次要推进公路运输方式的转变,利用政策措施引导人才流动,最重要的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工业污染,加快技术研发,努力创建绿色城市、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