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关系不仅关系着某一地区的发展,也关系到了整个国家的进步。与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乡关系结构主要归结为产业、土地及人口三个方面。产业作为经济的基石,其发展已成为城乡关系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产业发展可以大致归纳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村产业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对城乡产业的关系发展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作为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关于城乡产业互融发展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本文在分析了关于城乡产业互融发展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国外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经验总结及河北省的现状分析,得出河北省的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较低,为此,本文根据已有文献构建了评价城乡产业互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并得出结论:农业机械化、城镇化率等因素对其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此外,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采用2012年统计数据,对河北省的十一个市的城乡产业互融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评,结果显示:石家庄均排名在第一位,而张家口得分均为最少;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最后本文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工业发展、城乡服务业发展、政府的支持力度及新型城镇化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