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应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医学健康事业的进步,但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医疗方法以增加脓毒症的细菌清除率,减低脓毒症病人的死亡可能。通过筛选人体内分泌型蛋白质发现的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已有研究显示,其可以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发挥作用,但IL-34对脓毒症是否发挥作用及潜在机制尚未清楚。方法:通过收集临床脓毒症病人血清标本检测及构建脓毒症动物模型,即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诱导内源性多种内源性细菌感染的脓毒症,研究新型细胞因子IL-34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收集临床脓毒症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病理评分,并通过ELISA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从蛋白水平检测临床脓毒症患者及健康人体内IL-34的表达量差异;通过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小鼠体内IL-34表达量;通过腹腔注射外源性IL-34重组蛋白进行生存率实验及细菌载量测定,衡量IL-34在脓毒症中的发挥的保护或损伤作用;外源性注射重组IL-34蛋白,取小鼠肝、肾、脾及肺组织做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组织器官炎症损伤情况,建模后采集小鼠心脏血测量肝肾功能,分析内脏器官损伤情况;通过牛鲍氏计数法计数腹腔灌洗液内细胞总数,衡量外源性注射重组IL-34蛋白后小鼠体内细胞总数变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来分析腹腔灌洗液中有核细胞的种类及数量;通过外源性注射抗体中和小鼠体内的IL-34产生,进行生存率实验;取小鼠腹腔灌洗液上清及心脏血检测IL-34对多种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1和巨噬细胞趋化因子CCL2的表达的影响;提取小鼠腹腔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吞噬实验,衡量IL-34对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分别敲除C57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后,建立模型,予外源性重组IL-34蛋白,进行生存率实验,衡量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IL-34对脓毒症作用中的影响。结果:在脓毒症患者体内及构建脓毒症CLP模型的C57小鼠体内,IL-34的表达显著上调,外源性的注射重组IL-34蛋白可有效提高构建CLP脓毒症模型的小鼠的生存率及细菌清除率,同时也有效抑制了小鼠的器官损伤和血管渗漏等损伤;通过抗体中和作用特异性的抑制小鼠体内产生的IL-34蛋白,生存率及细菌清除率均下降。外源性注射重组IL-34蛋白后,小鼠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腹腔中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1和巨噬细胞趋化因子CCL2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消耗可以逆转IL-34对脓毒症的保护作用。结论:上述实验结果提示:新型细胞因子IL-34在脓毒症中的免疫应答中起到了保护效果,提示IL-34作为一个新的靶点在脓毒症的治疗及药物开发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