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标准。方法:(1)对中间体A中的桉油精进行薄层鉴别,并验证β-CD的包合情况;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中间体A中桉油精的含量;以桉油精为参照物,建立胃疼宁胶囊中间体A的GC指纹图谱。(2)对中间体B中的球松素进行薄层鉴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间体B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间体B中球松素的含量,并以球松素为参照物,建立中间体B的HPLC指纹图谱。(3)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疼宁胶囊进行薄层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胃疼宁胶囊中桉油精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胃疼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胃疼宁胶囊中球松素的含量;以桉油精为参照物,建立胃疼宁胶囊的GC指纹图谱;以球松素为参照物,建立胃疼宁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1)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方法:(1)以桉油精为对照品,山橿药材为对照药材;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7:1);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日光灯下检视色谱。(2)以球松素为对照品,山橿药材为对照药材;展开剂:石油醚(60~90℃)(60~90℃)(60~90℃)-丙酮(3:1);显色剂: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紫外灯(365nm)下检视荧光色谱。(2)建立了GC法测定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A中指标性成分桉油精含量及GC指纹图谱的方法:色谱柱:Agilent HP-5气相毛细管柱(320μm×0.25μm,30.0m);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40℃;空气流量:300ml/min;氢气流量:30ml/min;载气:氮气;载气流速:1.0ml/min;分流比:5:1;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条件:65℃保持3min;再以3℃/min,65℃→85℃;1℃/min,85℃→90℃;3℃/min,90℃→99℃;0.2℃/min,99℃→100℃;5.0℃/min,100℃→200℃,200℃保持3min。以桉油精为对照品,测定供试品中桉油精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2941.7X+61.89(R=0.9992),在0.108μg~0.5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中间体A中桉油精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1.74%(n=6);胃疼宁胶囊中桉油精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2.13%(n=6)。(3)建立了UV法测定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B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球松素为对照品,对供试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紫外测定波长为286nm,回归方程为Y=71.51x+0.0426(R=0.9992),在0.002mg/ml~0.01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中间体B中总黄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1.79%(n=6);胃疼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1.43%(n=6)。(4)建立了HPLC法测定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B中指标性成分球松素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25%~100%)非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在297nm波长下进行检测。以球松素为对照品,测定供试品中球松素的含量。回归方程为Y=3E+06X-15263(R=0.9994),在0.10μg~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中间体B中球松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3%,RSD=2.17%(n=6);胃疼宁胶囊中球松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7%,RSD=1.77%(n=6)。(5)建立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指纹图谱,制备了11批样品,进行分析,GC指纹图谱标示了14个共有峰,11批供试品的指纹图谱中间体A的相似度均在0.992以上,胃疼宁胶囊的相似度均在0.985以上,表明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A的制备工艺稳定可控;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2个共有峰,11批供试品的指纹图谱中间体B的相似度均在0.993以上,胃疼宁胶囊的相似度均在0.986以上,表明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B的制备工艺稳定可控,并通过指认确定了其中7个成分。结论:初步建立了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薄层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GC与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为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提供试验基础。本研究表明胃疼宁胶囊质量稳定,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胃疼宁胶囊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和安全。